个人理财投资组合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22 09:47: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带来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促进了居民财富的积累,为个人理财提供了原始的动力。随着私人财富的不断累积,居民拥有较多的财富自主权,理财需求也随之增加。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理财几乎等同于存款,居民投资模式的单一加剧了其所称承受的风险。正所谓#8220;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8221;,人们亟需转变单一的投资模式。而与此同时,居民由于理财知识匮乏、投资经验不足而导致的理财技能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个人理财产品选择的难度。因此,制定合理的投资组合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加之自身对个人理财的理解,深入研究个人理财的策略组合,以期在财务安全的基础上达到财务自由,并且对个人理财发展做出贡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个人理财投资组合策略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材料的整理与提炼,数据的获取,投资组合选择的创新之处。

写作提纲:

一、 序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学者在研究个人理财时侧重于整体的规划。g.victor hallman和jerry s.rosenbloom (2003)曾经详细的论述了个人理财计划的制定,其中介绍了多种理财工具(如股票、基金、债券、信托、放弃产等),以及如何根据个人整体财务目标选择合适的组合进行个人理财的投资组合。gomes和cocco(2006)等在生命周期框架下分析了消费者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行为,发现消费者如果能在普通储蓄账户与养老金账户之间最优配置资产则会极大提高养老金账户的收益。

在投资组合研究方面,markowitz(1959)最早提出投资组合策略的均值-方差模型,成为金融投资理论和实践决策的主要工具。sharpe williamf(2001)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科学分析金融市场的收益和风险奠定了基础。shefrin和statman提出了行为资产理论,认为不同层次对应着特殊的目标和对风险的态度。anthony和thomas研究证明不同的人偏好不同的产品,从而投资组合不同。pelizzon和weber(2008)在无法得到投资组合账户数据的情况下,采用指数替代的方式球的资产收益和方差协方差矩阵,据此构建投资组合有效前沿,来研究投资组合的有效性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寻找材料阶段:2022.12.01至2022.1.12,并撰写开题报告。

整理材料阶段:2022.1.15至2022.1.30

初稿拟写:2022.2.1至2022.3.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许莹梅.中国中产家庭投资理财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0.

[2]乔楠楠.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组合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