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在计划经济年代建立起来的银行组织体系已经不适应现代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机制改革的要求十分迫切,大力发展民营银行成为必由之路。
但是国有银行占据主导的局面仍旧没有发生变化,民营银行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很多机制还不够健全。其次,金融体系不稳定,存在较大的风险。
因此,民营银行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从其当前的发展情况出发,采取相关对策,寻求新的发展契机。本文旨在从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出发,提出了民营银行发展的相关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借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 对民营银行的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研究民营银行的本质特征
2. 研究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民营银行的定义, 姚耀军、王禅(2002)等学者强调的是产权结构,认为民营银行就是以民间资本为主的银行。霍德明、李纪珍(2002)结合台湾地区的经验,认为民营银行的标准在于公股数量低于50%。而巴曙松(2001)等学者认为民营银行是指在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的经营机制,这里强调公司治理结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民营银行是主要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邓薇(2010)认为在民营经济较发达地区要发展民营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输血,即强调银行的资产结构。大部分学者则主张从资本结构、银行业务、经营原则、治理结构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民营银行的性质。如张杰(2003)提出判断民营金融的三大标准,即归谁所有、由谁经营、由谁来监管。
关于民营银行的组建,王自力(2002)强调把加快存量改革作为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即通过对现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产权改革形成民营银行。徐滇庆、巴曙松(2002)则认为要放宽市场准入、创建新的民营银行,即增量改革。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阐述研究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的目的和意义。
2.对民营银行的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揭示民营银行的本质特征。
3.分析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存在的现实意义,问题和风险。
5. 参考文献
[1] 肖琼.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 汪丽丽.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3] 毛晓昊.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之思考[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01):16-21.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