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开题报告

 2022-07-04 20:59:42

全文总字数:267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作为支撑,而来自地方政府的投资无疑是城镇化发展投资构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地方政府的融资性需求不断增长。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也随着融资需求的快速增长而不断扩大,地方政府通过举债融资推进了城镇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债务风险加快积聚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截至2014年6月底 ,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78908.66亿元,比此前公布的2010年末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长了40%。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国家对其城镇化进程十分重视,这给省内试点地区的地方政府带来很大的融资压力和债务风险。以这些试点地区作为研究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有效管理和预防债务风险的典型案例,不仅对解决江苏省内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全国各地区和市镇均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将国家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大方向、政策要求与江苏省试点地方政府的具体融资举债措施以及所出现的债务风险联系起来,从学术的角度探寻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及类型,并在比较、分析、借鉴其他各国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理论文献及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探索出如何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管理评价模型及一个完整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来有效防范债务风险,是本文着重研究和试图解决的问题。在当今各类的研究文献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关于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的问题虽已成热点,但相关研究积累较少;2.很多理论研究过分宽泛,不符合实际,不能为地方政府管理债务风险具体采用;3.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协调性等。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本文将要着重解决并在现有文献上加以完善的部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西方学者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与分析相对较早,其研究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古典学派的代表学者如亚当斯密(1776)认为认为政府债务是非生产性的,具有很大的风险,通过发行债务筹措资金的安全性不如税收高。而此学派的另一位代表学者大卫李嘉图(1817)在对待政府债务与税收的关系上与亚当斯密的观点是不同的,他认为不管政府选用征税还是借债方式,从效果上都是相同的,其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没有任何差异的。但他同样对政府举债持反对态度,认为其风险过大。2. 新经济学派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衰退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代表学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36)认为克服有效需求不足以避免大衰退的发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政府支出,削减税收从而实行赤字财政,其结果必然导致政府大量借债。因此他认为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正面效应超过其带来的风险。但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使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对凯恩斯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如保罗A萨缪尔森(1972)就认为政府债务将对私人资本具有部分替代作用,这样将使得资本量减少从而减少经济总体的产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债务的风险就要大的多。3. 开放经济条件下,即20世纪80年代以来,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87)从开放经济的角度研究政府债务问题,他认为政府对债务资金的使用用途不同将决定着政府债务风险的性质和程度,进而决定政府债务融资活动的优劣及正当与否,这样就得出了政府债务不一定具有挤出国内储蓄和投资的效果的结论。国外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也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从完全联邦主义的角度,完全联邦主义的假设前提就是人口是可以完全自由地流动,因此就得出的结论就是地方政府过多的举债是一种必然的行为,而这种过多的举债将产生很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将直接导致后迁移进的居民承担了更多的债务成本,这样就可能将对人口的流动产生直接的影响。二是从不完全的联邦主义的角度,不完全联邦主义认为大多数国家在现实中都无法做到符合不完全联邦主义的假设前提。但不完全联邦主义也认为虽然假设前提不同但是地方政府的借债规模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就是也将会产生过度扩张的状况,但就这种过度扩张的原因有很多不同解释,如Winer(1983)认为税收融资比重的过小是导致地方债务规模过大的直接原因,而Kaminsky(1997)认为预算软约束是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直接原因。我国国内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开始较晚,此与我国政府债务的演进密切相关。具体而言,郭琳(2001)从法律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做出了系统的说明,并强调政府的统计与监督对预防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性。芮桂杰(2003)从界定政府债务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生成和风险,对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基础做了明确化的指向。曲志超(2004)对政府隐性债务、或有债务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将其与国家财政、社会保险以及做市商制度结合起来,尤其强调了乡镇债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与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方债务风险问题不谋而合。樊丽明(2006)从历史沿革以及国际比较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对地方政府债务合法性和权能划分的重要性做出研究分析,集中讨论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实务上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性的建议。赵晔(2009)主要对中国多样化的风险预警指标做出比较,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选择和综合这些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一个完备的风险预警体系。巴曙松,王劲松,李琦(2011)从城镇化角度阐明了政府融资模式转型以摆脱土地财政型融资模式对地方政府风险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卢亮(2013)、王桂花,许成安(2014)等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政府融资及债务风险做了动态分析,综合了前人的理论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几十年的发展状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深入探究了地方政府债务良性管理的制度机制。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一 撰写方案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试图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寻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及类型;3.分析新城镇化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构建相关模型和机制来管理和防范债务风险;4.得出结论;5.政策建议。二 研究计划进度1.2014年12月--2015年1月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并确定写作提纲。2.2015年 1月--2015年3月在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完成论文初稿。3.2015年 4月--2015年5月对论文进行修改,最后定稿打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