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2-07-04 20:59:12

全文总字数:466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量化宽松政策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为中央银行采用货币政策工具拓展了操作空间。

在短期名义利率己经降到极低的经济衰退时期,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到机制将会失去作用,引发流动性陷阱。

此时,中央银行大规模的创新了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开发了新的融资工具,并在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中注入大量资金,这样可以避免银行收缩信贷来缓解经济紧缩和资金紧张,为进一步防止重要金融机构倒闭,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做出了贡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通过分析四次量化宽松的政策背景、政策目的、政策内容得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和降低失业率等方面的有效性。

紧接着,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对我国造成的影响,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了解量化宽松政策所产生的背景及原因,明确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具体内容及操作工具,为后文的分析打下基础,再采用实证分析法,以现有理论做铺垫,通过建立var模型等,实证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量化宽松概念的版本很多,但最为全面的定义还属徐澄提出的。

徐滢(2011)认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在市场利率接近于零,一般货币政策发挥不了作用时,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通过改变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规模,购买中长期债券等方式,扩大货币供应量,缓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压力,以达到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复苏目的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自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日本的经济破灭后,日本的经济就陷入了长期的通货紧缩状态中,2001年到2006年日本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来复苏经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2014年11月30日前完成选题工作 2015年1月18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2015年4月20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2015年5月16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2015年6月17日前完成答辩环节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