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

 2022-06-25 22:48: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随着明年我国正式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时代即将来临,显然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是严峻的,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利率市场化形势的紧迫性,抓紧系统研究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快经营转型步伐,提升利率定价与风险管理水平,以实现自身的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利率市场化给广大银行带来的影响出发进行研究,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和挑战,给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带来的好处和劣势。最终本文对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严峻挑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及应对措施。力求让我国的金融行业较快地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通过理论分析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结合国外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经验,从而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最终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对利率市场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威廉配第,他认为利率并非由国家法律决定,而是应该由货币的供求决定。如果国家制定的有关利率决定的法律不符合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那么该项法律对利率没有任何作用[1]。

在发展中国家利率自由化方面,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是深远的[2]。在他们的理论中,他们都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人为压低利率、金融业垄断和信贷配给等现象,正是由于利率被人为压低或者通货膨胀率很高,导致了实际利率很低甚至出现负数,从而降低国内的私人储蓄率,出现储蓄不足,进而引致投资下降,经济发展受到了抑制,出现#8220;金融抑制#8221;。人为的压低利率,其实是对储蓄者课税和对贷款者补贴,破坏了利率作为资金价格的配置功能。所以麦金农和肖主张,政府必须取消对存贷款利率的限制,废除对名义利率的管制,使利率可以随着市场对资金的供求变化而自由浮动,同时积极压制通货膨胀,使实际利率实现正值,真正使利率市场化[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

1、问题的引出;

2、理论分析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孙琪. 中国银行业存款利率市场化研究[j]. 南京大学, 2013.

[2]白云.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d]. 山东大学,2013.

[3]谢永坚.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复旦大学, 2008.

[4]贺学会. 利率市场化:新一轮金融改革的支点[j]. 金融研究, 1999, (11).

[5]郑璋鑫. 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03.

[6]郑作标, 袁秀霞, 吕炜等.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时代金融(中旬), 2014, (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