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区理论和政策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Theories and Policies of Free Trade Zone)开题报告

 2021-08-14 16:14:5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是指两个或两个国家以上组合而成或一定区域内国家或地区组成的具有贸易自由化性质的,对成员实行优惠政策的地区性贸易。实行自由贸易,实际上就是在国际上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长期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掠夺,再加上与国民党的多年内战争内耗,新中国面临着极其恶劣的经济形势,生产凋敝、通货膨胀和经济崩溃等问题特别突出。在中国内部经济问题突出的情况下,美国也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方面也实施抵制与压迫,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当时中国的经济形势可谓内忧外患。作为一个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国家,中国积极寻找突破口,优先发展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采用国家统治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为今后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基础。1978年中国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利用对外贸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跃升,经济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1991年11月,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作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成员国,区域贸易壁垒减少,中国获得了一个更好更稳定的外部环境,产品出口和企业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首次充分的享受了区域贸易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贸易区域由原先的亚太地区辐射向全球各大洲,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中国要想发展壮大已经离不开世界的发展。

自由贸易给中国带来的有利影响。一,中国的技术力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中国加入自由贸易区之前,中国的技术水相对来说是非常落后的,贸易自由度的扩大,使得中国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大量的先进技术人员,中国的技术水平发展迅猛。二,国家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国际间的贸易中中国是处于一个弱势地位的,产品出口收到了很多的限制,而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减少了区域间的贸易壁垒,产品的出口获利对国民经济贡献了更多。三,中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中国的技术水平是落后的,在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科技水平方面也落后于发达国家,使得在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时造成了更多的浪费。通过对外贸易,中国把闲置的资源转化为出口产品,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笔者认为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总结自由贸易给中国带来有利影响,中国通过自由贸易成为了一个产品制造大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问题的提出

1.1自由贸易区的定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016年3月30日之前教务处网站上传选题报告;2.2016年4月30日之前完成论文初稿,5月10日之前完成第1次修改稿,5月20日之前完成第2次修改订稿,5月25日之前完成修改定稿,5月25-27日教务处网站上传论文;3.2016年6月6日之前教务处网站上传阶段性报告;4.2016年5月底或6月初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craig vangrasstek: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2013;

【2】wto:understanding the wto,2011;

【3】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20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