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开题报告

 2022-09-04 20:18: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成立初期,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选择了一条以#8220;超英赶美#8221;为目标的经济发展道路,希望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赶超。

大力发展重工业就成为那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然而重工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与当时中国资本稀缺的要素结构是相悖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先分析要素市场扭曲的成因及概念,然后通过衡量要素价格扭曲程度与工业企业劳动效率的关系来探索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是否存在抑制作用。

此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为通过纠正要素价格扭曲,优化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有利于对整个经济的提高。

关键问题: 1.要素市场扭曲的含义及我国要素市场扭曲形成的原因 2.如何测量要素市场扭曲的程度 3.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是否受到要素市场价格扭曲的影响 4.不同地区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受要素市场扭曲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 5.在我国经济环境大背景下,如何改善要素市场扭曲的情况写作提纲: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框架等做简要介绍;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综述,对国内外学者在市场要素扭曲与工业企业劳动效率研究上的 进展以及趋势进行综述,为后文研究作理论铺垫;第三部分:对要素市场扭曲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并结合樊纲著作的中国市场化指数中的数据分析中国工业企业要素市场扭曲的情况,提出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部分:构建公式衡量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及企业产值和雇佣人数之间比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在要素市场扭曲如何抑制工业企业产出方面:毛其淋(2013)基于贸易自由化的角度上使用1998一2007年高度细化的企业层面微观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出结论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要素市场扭曲不仅抑制了企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显著地降低了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张杰(2011)对中国工业企业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ramp;d投人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

江小涓(1999)指出要素市场扭曲一方面限制了优秀的企业进行企业的规模扩张进而使其无法获得规模效应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另一方面使得一些经营不善的低效率企业可以安全生存下去,破坏了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也是不利于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开题阶段:2022年11月27日-2022年1月15日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初稿阶段:2022年1月16日-2022年3月26日 撰写、提交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表论文修改阶段:2022年3月27日-2022年5月7日 对初稿进行补充、修改并提交修改稿,提交外文文献及中文译稿定稿阶段:2022年5月1日-2022年5月21日 重复率检查,提交论文定稿版答辩阶段:2022年6月1日-2022年6月11日 参加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袁鹏, 杨洋.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效率[J]. 经济评论, 2014(2):28-40. [2] 樊纲, 王小鲁, 朱恒鹏. 中国市场化指数. 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度报告[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3] 毛其淋.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基于贸易自由化视角的分析[J]. 金融研究, 2013(2):156-169. [4] 张杰, 周晓艳, 李勇. 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中国企业Ramp;D?[J]. 经济研究, 2011(8):78-91. [5] 施炳展, 冼国明. 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工业企业出口行为[J]. 中国工业经济, 2012(2):47-56. [6] 赵自芳, 史晋川.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产业效率损失--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10):40-48. [7] Coelli B T J. A guide to DEAP Version 4.1: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computer) program#8217;, CEPA Working Paper 96/08, Centre for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J]. 2010. [8] Kalirajan, K.P., M.B. Obwona, S. Zhao. A Decomposition of Total Productivity Growth: The Cas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Growth Before and After Reforms[J]. 1996. [9] 姚洋, 章奇. 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 经济研究, 2001(10):13-19. [10] 张英群. 中国工业部门的要素价格扭曲及其影响[D]. 大连理工大学, 2014. [11] Balakrishnan R, Steinberg C, Syed M. The Elusive Quest for Inclusive Growth: Growth,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Asia[J]. Imf Working Papers, 2013. [12] Parker E. Shadow Factor Price Convergence and the Response of Chinese State-Own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Reform[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5, 21(1):54-81. [13] 赵自芳. 生产要素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D]. 浙江大学, 2007. [14] 夏晓华, 李进一. 要素价格异质性扭曲与产业结构动态调整[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8226;人文科学#8226;社会科学), 2012, 49(3):40-48. [15] 傅勇, 白龙.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1978-2006年)--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Malmquist指数分析[J]. 金融研究, 2009(7):38-51. [16] 施炳展, 冼国明. 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工业企业出口行为[J]. 中国工业经济, 2012(2):47-56. [17] 王争, 史晋川. 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J]. 经济研究, 2008(1):114-12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