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直以来,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由于银行贷款的配给政策、信息不对称、无法提供有效担保抵押等原因,小微企业往往难以取得银行贷款。
而近些年来呈现井喷式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以其信息优势、成本优势、高效率、普惠性弥补了小微企业在传统融资中的不足,使上述困境的解决出现了转机,其在小微信贷的创新实践已经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未来发展前景。
本文就是在如此背景下,研究小微企业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创新性的互动融资模式。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介绍小微企业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指出小微企业面对传统融资模式的困境,而互联网金融为小微企业带来了融资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比较新旧两种融资模式的不同,并重点介绍互联网金融融资的四种模式:P2P融资模式、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融资模式、众筹融资模式和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模式。并列举两个经典案例:阿里经融和宜信/人人贷,通过对两种融资模式的运行原理分析、比较优势分析和风险分析,进一步阐述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创新与挑战。最后从优化组织结构、金融产品的风险和监控等方面,指出不足并提出建议与对策,进一步完善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1.和毅(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对目前商业银行传统经营和服务模式形成重大挑战,商业银行应主动实施供应链融资业务拓展战略,加强供应链融资产品的创新和推广以及供应链金融业务人才的培养,完善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控制体系及征信体系建设,以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2.刘芸(2013)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制约小微企业融资的核心问题,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可使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得到缓解,从而增强借贷的风险可控性,降低融资成本与征信成本。3.林毅夫、孙希芳(2005)认为银行对企业实行严格的信贷配给、企业信息披露不完整、道德风险较高等因素是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国外:1.Merton和Bodie(1993)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的拓展,得益于以信息集合及处理能力为基础的融资、信息分解及风险监管等功能的正常运转。2.Udeu和Berger(1998)提出由于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信息统计不标准,让外界对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难以掌握,加剧了小企业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的难度。再者,小企业因家庭经营,在企业存在资金缺口时,企业融资多为内部融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30日前,明确主题,确定论文题目,准备完成开题报告。
2、2022年12月31日前,有目的的收集,分析材料,撰写开题报告。
3、2022年4月10日前,撰写论文初稿并完成中期检查工作。
5. 参考文献
[1]和毅.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供应链融资发展思考[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2]刘芸,朱瑞博.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与征信体系深化[J]. 征信,2014[3]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 经济研究,2005[4]MERTON R C,BODIE Z.Deposit Insurance Reform:A Functional Appmach in A.Meltzer and C.Plosser[J]. Camegie Rochester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993 [5]RAJAN R G.ZINGALEs L.Power in a Theory of the Firm[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6]] 朱琦. 浅析浙江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J]. 现代商业. 2012(06)[7] 杨洋,张宇. 互联网金融在金融改革中的机遇与挑战--以阿里金融为例[J]. 时代金融. 2014[8] 符瑞武,邢诒俊,颜蕾.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J]. 时代金融. 2013[9]晏妮娜,孙宝文.面向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与决策优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0] 程智锋.互联网金融促进小微企业融资[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