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2022-06-24 23:13: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8220;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8221;方针的具体化。

本文通过对各国农村建设的比较分析,选取在农村建设中具有典型特色的国家:美国、日本等,对国内外建设农村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文献综述,从中得到不足和值得借鉴的启示,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作出的又重大决策,但在当前劳动力都向大城市涌入的情况下,老人和孩子怎么建设新农村?未来20-30年中国农村的面貌又将会是怎样?与其他国家比较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经验与启示?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

通过对各国农村建设的比较分析,选取在农村建设中具有典型特色的国家:美国、日本等,对国内外建设农村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从中得到不足和值得借鉴的启示,预想未来几十年中国农村的面貌,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总结国外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中,肖依(2011)认为可以借鉴的启示包括:第一,观念要明确:深化对#8220;以工补农、以城带乡#8221;观点的认识,农业的现代化可以和国家的工业化并行发展;第二,模式要淡化:打破固有的#8220;工业-城市#8221;、#8220;农业-农村#8221;的发展模式,城乡发展形式可以多样化、灵活化;第三,机制要共享:不断完善城乡共享机制,逐步消除城乡差别;第四,#8220;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夕: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

唐胜军(2009)认为,美国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对农业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强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刘恩东(2013)则认为,美国在进行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简单地、孤立地进行城镇化建设,而是注重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并行发展,以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为基础和先导,夯实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通过对各国农村建设的比较分析,选取在农村建设中具有典型特色的国家:美国、日本等,对国内外建设农村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3、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预想未来几十年中国农村的面貌,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个人看法;4、得出结论;5、政策建议。

二 研究计划进度1、2022年2月--2022年3月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并确定写作提纲2、2022年4月-- 2022年5月完成论文初稿3、2022年5月--2022年6月1日对论文进行修改,最后定稿打印。

5. 参考文献

[1]刘瑞涵,李先德. 美国农村建设的成效和问题[J]. 科学决策,2006,07:49-50.[2]于培伟. 日本的城乡统筹共同发展[J]. 宏观经济管理,2007,09:72-74.[3][韩]朴振焕,潘伟光著[韩]郑蜻吉、魏蔚等译:《韩国新村运动-20世纪70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4]沈敏. 印度企业热衷开辟农村#8220;职场#8221;[J]. 乡镇论坛,2010,08:27.[5]肖依.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建设:国外经验与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1.[6]唐胜军. 美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经验及其借鉴意义[J]. 中国农垦,2009,02:34-36.[7]刘恩东. 美国推进城镇化的经验[J]. 江苏农村经济,2013,04:27-28.[8]黄立华. 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长春大学学报,2007,01:21-25.[9]李忠富,徐淑红,王永华. 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提升我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研究[J]. 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06:53-56.[10]桂玉.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106-109.[11]许丹. 国外乡村建设经验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黑龙江大学,2009.[12]温铁军. 新乡村建设与共建和谐社会[J]. 社会观察,2006,03:27-29.[13]赵树凯. 乡村观察手记(十二) 新农村建设呼唤新的治理[J]. 中国发展观察,2006,03:26-28.[14]林毅夫. 新农村运动与启动内需[J]. 小城镇建设,2005,08:13-15.[15]韩涛,茅于轼. 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同时进行[J]. 城市开发,2006,04:32.[16]蒋和平. 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征与模式[J]. 中国发展观察,2007,02:11-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