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技术进步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和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投资发展报告 2005》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研发创新活动有助于提升母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中通过跨国并购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的企业具有更高的技术转移能力。在国家鼓励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走出去”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跨国并购已成常态。本文试图研究食品加工行业中跨国并购后对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并以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为企业如何通过跨国并购来提升研发创新水平和技术能力提供参考,有助于食品行业企业制定合理的并购战略,从而帮助企业提升并购后的企业业绩。二、文献综述(一)并购定义及类别并购(MA,MergersAcquisitions),包括兼并和收购。兼并是指独立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吸收合并成一个公司,收购的含义为企业通过资金或有价证券购买目标企业发行的股票或资产以获得控制权的行为。并购后双方企业为达到协同效应,将在经营管理、创新技术、财务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增强沟通交流,提高竞争力,以追求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跨国并购(Cross-bder MergersAcquisitions)则是关系到两个或多个国家的企业在全球的经济活动,是企业国内并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跨过延伸。收购者一般为实力强大的公司,是跨国并购的发出企业,我们称为母国企业;出售者为目标企业,即被并购的企业,成为“东道国”企业。跨国并购渠道一般包括收购者直接向目标企业投资和目标国所在地的子公司进行并购两种形式。并购一般分为水平并购、垂直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类别。水平并购一般在生产或销售同类型的产品的企业之间进行,它们拥有相同的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跨国并购通常是为了扩大世界市场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甚至达到垄断程度的实力。水平并购表现为价值链的扩散,收购方为了获取优势资源,通过并购弥补本企业资源配置的缺陷问题,对内减少生产等各种环节的成本并达到规模经济,对外提高市场占有率。垂直并购是指在相互关联的价值链中处于不同生产经营环节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它表现为价值链向前或向后的延伸效应。企业为了扩大原材料供应并降低成本或者扩展产品销路而融合在一起,从而拥有更完善的价值链,提高竞争优势,产生协同效应。水平并购和垂直并购是行业内企业间的经济行为,而混合并购为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一般可以实现技术共享、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企业并购目的多样且复杂。并购双方价值链是独立的,并购后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混合整体进行运转。(二)国内外并购整合理论并购整合的过程就是并购双方相互融合的过程。国内外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大量的并购案例来来对并购整合进行分析探讨,更有不少通过并购的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并购整合的结果与并购绩效做出评价。哈斯佩斯拉格和杰米森(Haspeslagh Jemison,1991)根据并购双方企业组织上自治管理的要求和对政策和策略依赖需求的不一致,也就是并购与被并购方在企业战略、组织构造、业务程序以及企业文化方面的理想掌控程度不同,将企业并购整合模式分成了保护模式、共生模式和吸收模式三类。如果双方企业在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各具特色和优势,相互依赖程度也比较低时,可以采取平稳互补的保护模式进行并购整合;如果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企业战略、文化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自治性较高,但需要再生产、研发和市场方面相互交流积极融合,则需要采取共生模式来并购整合;如果实施并购的企业和被并购的企业在并购时不仅需要相互补充,进行彻底的融合,而且在企业战略、文化和管理上的独立性也不强,则应该选取吸收模式,来达到并购的协同效应。并购整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程序,整合的成本和所能达到的协同效应常常是决定进行交易的关键因素。有效整合计划中的一部分是产生对双方都比较现实的预期。詹森(Jansen Stephan A.,2001)对20世纪发生的并购案例进行研究后,提出了并购整合的7C模型,7C分别指协同整合、文化整合、外部整合、内外沟通、核心成员管理、核心能力管理与整合控制。他不仅指出并购创造的价值等于并购价值与协同效应之和减去整合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而且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归结为影响整合成本的关键因素。国内学者研究并购整合虽然比国外稍晚一些,但是仍然取得了丰硕的的成果。杨洁、刘家顺(2008)认为人力资源整合是企业并购的关键,人力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并购后的生产效率起重要作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来实现企业并购整合效益。孙晓晴(2015)指出在交易完成后,有些企业并购时动作很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最后却困难重重甚至没有结果,整合管理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对企业并购效果有重要影响,即是否在资源投入后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在信息和战略有效的情况下将资源重组转移来实现并购期望。蒋瑜洁(2017)提出,并购交易完成后迅速、简洁、明确的战略定位及组织间交流机制的确立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提到了在交易完成后由于被并购企业员工的陌生感和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危机感导致的人力资源流失有可能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造成消极影响。(三)跨国并购中的知识转移与吸收能力理论在现代社会,企业的跨国并购中,知识是否被有效的转移和吸收被认为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以技术获取为导向的企业并购,很多并购效果不理想是由于知识吸收能力不足,并且伴有文化差异从而无法顺利地获取先进技术导致的。张晓燕(2006)提出,许多跨国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来把它们具备的优势知识转移到国外市场来进一步获得垄断地位,然后谋取超额利润。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观认为,企业拥有的知识越独特稀缺、越难以模仿和替代,以知识资源可以进行价值创造的特点,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李辉,2015)。吸收能力对企业跨国技术并购后技术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积累的吸收能力最为关键(王诗翔,魏江,路瑶,2014)。跨国并购使并购企业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知识的整合者,使知识跨越国界相互交流碰撞,作为资源转化为产出和利润。在技术较为落后的国家,跨国并购往往成为追求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然而并购完成后,如何真正的获取高新技术,实现赶超,关键在于企业的吸收能力。从学习、模仿到再一次的创新活动,层层环节,都影响着并购后的知识吸收效果水平。马述忠与刘梦恒(2017)尝试从吸收学习的角度来表述跨国并购的技术扩散效应,分别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分析了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缄默知识的逆向转移机制,企业员工的的流动培训、模仿跟随效应,以及知识在企业之间的社会化和外显化转移过程,都对知识资本的有效溢出产生影响。(四)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作用机制分析近年来,有诸多学者分析了跨国并购对并购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并形成了两种主要的观点,即跨国并购既可能对企业技术能力产生“协同效应”,也有可能产生对并购企业技术能力的“挤占效应”。协同效应(Synergy)的思想是由H.Ig.Ansoff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最先提出,Ansoff最初给出的定义为:合并后企业的经营表现超过原来分散企业的表现之和。J.Fred.Weston(1998)在《并购、重组与公司控制》中首次对协同效应的种类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划分,将协同效应划分为财务、管理以及经营协同效应三方面。并购后实现的市场力量增长和效率的提升会作用于企业的研发创新(KamienZang,1993)。周晶晶(2018)总结出跨国并购对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第一,跨国并购往往伴随着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一方到效率高的一方的再分配,科学合理的分工会充分发挥各自部分的比较优势,从而有利于生产率的提升;第二,跨国并购所产生的规模效应不仅会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同时还会增加企业研发创新的回报;第三,跨国并购还会使得企业接触到不同于本国企业的文化、观念和消费模式,有助于企业摆脱现有观念的束缚,多元文化的融合、差异化的技术模式更有助于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变革。郑迎飞、陈宏民(2007)则认为多品牌比单品牌跨国公司具有更强的挤占式并购动机,并且国内企业定价实力弱、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和国内市场容量大等条件都会增强跨国公司挤占式并购动机。关于跨国并购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强度的提升,但是在分地区样本研究时发现,跨国并购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企业的跨国并购不仅未能实现研发强度的提升,反而会对研发强度产生抑制效用。挤占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一:跨国并购往往会挤占一部分国内的研发活动,不仅表现在并购时对研发费用的挤占,同时还表现在并购使得企业轻易地获取目标企业的先进技术,使得企业进行技术研发的意愿降低;第二,跨国并购会增加企业组织的复杂性,组织文化的差异以及惯例的不同会增加企业管理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发创新项目的实施和开展;第三,并购对企业资金的占用还会增加企业研发时的融资约束,从而造成对研发预算的削减和搁置(周晶晶,2018)。企业跨国并购能够实现其战略目标、促进技术能力提升,与这两种效应密不可分,对于跨国并购中协同效应和挤占效应两个中哪个起主导作用,目前在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论。一些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自身的技术能力,而另一部分企业却没有实现并购目标。海外并购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不少企业却折戟沉沙。事实上,跨国并购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协同效应和挤占效应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其作用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目标企业的技术水平、双方的技术差距、母公司吸收能力、宏观经济环境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文研究的核心是食品加工行业跨国技术获取型并购研究,在并购理论的基础上,以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并购目标,并购绩效以及并购后的企业在研发能力等不同维度的表现分析,探究双汇如何实现跨国并购对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检验跨国并购对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为以技术获取为目标的我国食品加工行业企业跨国并购行为提供指导。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研究的理论基础(1)并购定义及类别。
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是希望能获取被并购方的经营控制权力并进一步控制该企业。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文献查找了解国国内外关于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能力影响的研究现状以及前沿动态,通过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其中的不足,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案例分析法:本文研究的是中国食品行业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选取了中国本土企业近年的案例——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作为实例来学习与分析,并为今后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指导建议。
4. 研究创新点
首先,已有关于跨国并购影响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其经济效果,如跨国并购的价值创造或并购绩效等,对并购的技术进步有关的创新效应关注不足,仅有少数学者注意到这一点。虽然有少量文献关注了跨国并购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但是这些文献的研究结论仍然是建立在以发达国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并且这些研究仅从研发创新单一指标进行分析,无法对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技术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指导。国内研究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案例不在少数,但大多是从财务指标对并购绩效和并购整合内容进行分析,很少有人对双汇并购后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行研究。
本文并非纯理论堆砌来阐述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成功与否,而是结合财务报表和并购库中等数据并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价其并购整合的效果。案例选取的是一个典型的“以小博大”的并购案例,案例具有代表性, 为今后企业并购战略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月5日 选题
1月-2月 阅读相关文献,搜集资料
3月初 撰写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