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
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主粮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其粮食安全状况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重点。然而,自2010年起玉米的贸易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中国一跃从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12年的玉米进口量达到520.7万吨,与2011年的175.4万吨相比,增加了2.97倍。另据美国农业部预测,随着未来中国肉类需求上升、饲料消耗量的增加,到2024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将达到2200万吨,未来十年将占到全球玉米新增交易的40%左右,有望成为中国第二个大豆。玉米进口量的迅速且持续增长一方面降低了自给率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势必会对国际玉米市场产生影响,但影响的方式和程度还取决于中国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的地位,即中国在国际玉米市场中是否具有大国效应。
所谓的大国效应,可追溯至新古典贸易模型的扩展。在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中,如果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高的份额,则其贸易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着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产生大国效应。产业组织中将国际贸易中的大国效应定义为一种市场势力,即当一国的粮食进口量变动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时能够对其进口价格和进口数量实行有效控制,是在进口价格上讨价还价的能力(马述忠,2012)。那么,中国日益增长的玉米进口需求是否会对玉米国际市场价格产生大国效应?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在产业组织理论支持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中国日益增长的玉米进口需求量,基于市场势力的角度,对中国玉米进口贸易是否具有大国效应进行探究。通过ptm模型,对1999年至2014年间15年来的中国玉米进口数据和国际市场价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判断中国玉米进口贸易的市场势力,进而判断其大国效应的存在与否,同时对相应的结果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明晰中国玉米进口贸易的国际市场地位,为未来中国玉米进口贸易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提高中国玉米进口的贸易利益,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二)研究的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理论层次方面,分析大国效应对于国际市场贸易的影响。重点在实证分析,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测定中国玉米进口贸易的市场势力,从而确定其大国效应。
拟选取1999年至2014年间的中国玉米进口量和国际市场价格数据。以占中国玉米进口量95%以上的三大国家,美国、缅甸、老挝为进口对象进行研究。构建ptm模型,主要变量为汇率比e(以进口国货币表示的进出口国汇率比)、产出价格相对要素价格弹性a、市场势力指标b。通过计量分析软件stata实证验证,判断是否存在市场势力,进而得出中国玉米进口贸易是否会产生大国效应。
4. 研究创新点
1.中国玉米进口贸易在2010年开始格局的转变,因而对此方面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学术界对于中国玉米进口贸易大国效应的分析仍处于空白阶段。
2.学者对于大国效应的研究多处于理论分析阶段,很少用实证分析进行研究。并且基于市场势力的视角对于大国效应进行探究更是凤毛麟角。
3.学者对于市场势力测定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于出口商品的测定,对于进口商品测定的研究非常少见。因此,基于ptm模型分析中国玉米出口贸易的市场势力进行计量分析可谓独树一帜。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年12月30日,完成项目开题报告;
2015年3月7日,完成论文模型构建工作,包括实证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模型学习等内容,填写中期检查表,网上提交中期检查材料,并完成中期检查;
2015年4月18日,完成论文初稿,并积极修改论文;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