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糖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开题报告

 2022-01-23 20:41: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一、选题意义

食糖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为食品时,食糖是人体所需养分(脂肪、蛋白质、糖)之一,也是人体主要热量来源;作为原料时,食糖是食品生产行业的重要原料,例如生产糖类产品、饮料、甚至在制药过程中的糖衣包裹环节都需要以食糖为原材料;作为农产品时,食糖的种植和产出就关系着农民、企业以及政府的生计问题了。因此,食糖行业成为了国家政府的重点关注项目,同时由于食糖是关系到民生的问题,在各个国家都是得到重点保护的问题对象,WTO组织成员中的食糖平均进口关税为97%,足以显现出各国对食糖贸易行业的保护与关注程度之重。

早在公元647年,唐太宗派官员到印度学习熬糖法,至公元674年,中国发明滴漏法制取土白糖,在唐大历年间出现了用甘蔗制取冰糖,明代宋应星的著作《天工开物》卷六《甘嗜》中提到了用甘蔗压榨取汁、石灰法澄清、浓缩煮糖的制糖方法,同时此法也为现代化机械制糖工业奠定了技术基础;直至十八世纪末期,甜菜才被发现是可以作为新的制糖原料,到1905年,中国东北才开始试以甜菜为原材料制糖,1908年建立阿城糖厂,一家专门以甜菜为原材料的制糖厂。

食糖的主要原材料是甘蔗和蔗糖。甘蔗喜温、喜光,生长在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是世界甘蔗产量三大国(印度、巴西、中国)之一,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热带地区,包括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等。甜菜喜温、喜光,生长在温带地区和寒温带地区,世界上甜菜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有欧盟、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中国等,而在中国,甜菜的种植生产主要集中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及邻近省区,种植区域相对来说是比较集中的。世界上有72个种植生产甘蔗和32个种植生产甜菜的国家,而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限制,世界上甘蔗和甜菜同时进行种植和生产的国家仅有10个,而我国就是那十分之一。

所以,中国成为全球十分之一的可以同时种植生产甘蔗和天才的大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这本应该成为我国的自然优势,使中国成为世界产糖大国,但事实并不仅仅如此。在国家政府和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人口密度也越来越大,致使我国对食糖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国内的食糖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水平,所以,在国际食糖市场上,中国不仅扮演着生产大国的角色,同时还扮演着食糖的消费大国的角色,更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已经成为食糖净进口大国和对食糖消费具有巨大潜力的国家。自从中国加入WTO组织以来,中国按照承诺实行进口配额,而食糖的进口关税(配额内)为15%,远远低于成员国内平均关税水平,造成我国进口食糖的贸易壁垒严重下降,此状况也会对我国的食糖市场造成很严重的现象。

面对一这种严峻的现象问题,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国现在食糖贸易处于什么样的局面,以及是哪些因素影响着我们国家的食糖进口贸易。这才是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找出解决和缓解问题存在的关键一步。

二、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国内研究状况

1.对国内食糖产业的整体研究

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我国学者对国内食糖产业的整体研究较少。张守谆(1990年)运用大量数据对我国食糖的需求量、自然优势、作物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李明(2001年)在文章中介绍了中国食糖的产量以及我国食糖生产的三个特点,中国的食糖的消费情况及其原因,还有中国食糖行业的贸易现状问题。徐雪和马凯(2015年)通过数据分析了我国食糖产业的发展存在的三个困境问题以及提出适应的政策和食糖产业对政策的支持比较。

2.对国内食糖生产成本问题的研究

司伟、王秀清(2004年)利用大量的数据通过成本分解模型对单产、农户经营规模、生产要素价格对国内食糖原料(甘蔗和甜菜)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劳动力价格、单产和税收对食糖原料作物的生产成本地区差异存在显著地影响。

3.对国内食糖产业的整体研究

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我国学者对国内食糖产业的整体研究较少。张守谆(1990年)运用大量数据对我国食糖的需求量、自然优势、作物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李明(2001年)在文章中介绍了中国食糖的产量以及我国食糖生产的三个特点,中国的食糖的消费情况及其原因,还有中国食糖行业的贸易现状问题。徐雪和马凯(2015年)通过数据分析了我国食糖产业的发展存在的三个困境问题以及提出适应的政策和食糖产业对政策的支持比较。

4.对国内食糖生产成本问题的研究

司伟、王秀清(2004年)利用大量的数据通过成本分解模型对单产、农户经营规模、生产要素价格对国内食糖原料(甘蔗和甜菜)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劳动力价格、单产和税收对食糖原料作物的生产成本地区差异存在显著地影响。

5.对国内食糖供给与需求现状的分析

蒋燕和司伟(2009年)以食糖原料(甘蔗和甜菜)生产作为视角,通过预测模型利用大量1981年-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食糖的供给变化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到原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以及单产三个方面,从而得出结论和预测,预计到2010年食堂的供给主要依赖于甘蔗的种植生产,从数据上显示甘蔗的种植面积会越来越大,但从实际情况上考虑由于种植地区相对集中广西广东等地区,种植面积相对有限,适时扩大种植规模还是相当有难度的,而至于甜菜的种植从当时的宏观条件下,种植面积可能会越来越少甚至变为零,但从数据上显示,由于甜菜的种植面积相对容易改变,如果政府加以控制调节,天才的产量有希望可以恢复巅峰;至于对食糖需求问题的研究,两位学者从居民用糖和工业用糖两个方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用糖的需求量增长迅猛大于居民用糖,致使工业用糖成为食糖需求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国内食糖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也就是说食糖的需求增长速率快于供给增长速率,使得我国供求缺口越来越大,必须要以来进口食糖来弥补缺口。

6.对中国食糖进口贸易的研究

马光霞(2007年)就2006-2007年榨季有关我国食糖进出口贸易的数据进行了分析,2006-2007年榨季,我国食糖净进口量增加32.2%,净进口额增长2.7%,造成净进口量大幅上升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在这一年中我国内食糖市场上的消费量迅猛增加,同时国际市场中的食糖价格也降低了很多,致使国内商人认为进口食糖是有利可图的,同时也对国际市场上的其他几个国家的进出口量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榨季即2007/08榨季进行了展望,预计与本榨季净进口量进本持平,食糖的进口对我国内食糖市场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李艳君(2011年)就2001年-2010年的数据重点分析了中国食糖进口贸易的特征情况,总结出中国食糖贸易进口进口量迅速上升,净进口量持续增大,一般贸易进口提升的很显著,我国主要从巴西进口食糖,并通过分析供需缺口和国储糖投放两个方面来分析他们是如何对我国食糖进口贸易产生影响的,并且预测了我国食糖进口贸易未来前景会持续高升。

总的来说,就目前资料来看,对于我国内食糖进口贸易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的资料还是相对教少的,并且他们的研究方法大多都是定性分析,并且思路比较单一,而且就算是有的学者做出的研究反映了当时的情况,但距离现今也是久远,所以我们有必要收集最新的数据信息对我国食糖进口贸易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

国外研究状况

1.对各国食糖生产与消费情况的研究

徐雪(2006年)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介绍了世界食糖的生产情况,世界上共有107个产糖国家和地区,且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2003/04榨季,全球一共产糖14195.5万吨,其中由甘蔗制糖的产糖量占总产量的75%,由此证明,甘蔗的种植越来越受各国的重视,同时该学者还通过数据分析了全球的食糖消费情况,2003/04榨季全世界的消费量约高达1.4亿吨,世界前十名的食堂消费国家有:印度、欧盟、巴西、美国、中国、俄罗斯、墨西哥、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日本,总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约50%,其中中国高居于前五名,也简单介绍了影响国际食糖价格的因素和国际政策对我国内食糖行业的影响。Matthias Busse和Franziska Jerosch(2006年)通过对欧盟各国食糖的生产状况做了详细的研究,得出结论欧盟食糖市场改革后,欧盟的食糖生产情况会越来越好。Stephen L.Haley(2001年)通过对1994-1199年的制糖季中世界食糖和美国食糖的生产成本状况,得出结论美国的食糖市场将面临新的选择。彭玲(2001年)通过搜集近十年的大量的数据介绍总结论述了世界食糖的生产、消费状况。 李欧(2011年)通过大组数据研究分析了世界食糖的食糖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以及介绍了世界主要产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管理情况。

2.对各国食糖行业政策的研究

Boyd等(1996年)通过CGE模型研究取消食糖配额对美国经济的总体影响,得出结论取消配额得到的收益远大于损失。Armstrong(2003年)对加勒比食糖政策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地区的生产者价格的适度下降不会引起该地区糖业结构的变化。Rermer和Stiegert(2006年)提出政府倾向于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支持国内企业,以形成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 Echevarria(2007年)分析了1959年以后的古巴和其他世界食糖主产国的变化。

综上所述,国外文献中专门针对我国食糖行业发张状况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都是对其他世界主要食糖贸易大国的研究分析,大部分都着重于政策问题,一部分文献是定性的研究,另一部分是定量的研究,但是大部分资料都是近十年之前的状况分析,关于近期的研究发现很少,并且对于我国的食糖贸易问题极具缺乏实证分析研究。

三.参考文献

1.张守谆. 我国糖料作物的发展及其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1990(2):10-13.

2.李明. 中国食糖贸易现状和入世后的发展前景[J]. 广西蔗糖, 2001(2):45-48.

3.徐雪, 马凯. 当前中国食糖产业发展困境及适用政策选择[J]. 农业展望, 2015, 11(12):30-35.

4.司伟,王秀清,中国食糖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价格联系[J],农业和自然资源经济,2004,05:11-23.

5.蒋燕, 司伟. 中国食糖供求分析与预测[J]. 中国糖料, 2009(1):51-54.

6.马光霞. 2006/07榨季我国食糖进出口贸易分析与新榨季展望[J]. 农业展望, 2007, 3(12):6-8.

7.李艳君. 中国食糖进口贸易前景分析[J]. 农业展望, 2011, 07(7):49-53.

8.徐雪. 世界食糖生产与贸易发展[J]. 农业展望, 2006, 2(4):31-35.

9.Stephen L.Haley,U.S. and World Sugar and HFCS Production Costs,1994/5-1998/99.Sugar and Sweetener Situation Outlook,September 2001,ERSI/USDA.

10.彭玲. 近十年世界食糖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分析及趋势预测[J]. 甘蔗糖业, 2001(4):56-61.

11.李欧. 世界食糖生产及市场贸易形势[J]. 世界农业, 2011, 2011(10):61-64.

12.Roy Boyd,Khosrow Doroodian and Amy Power. The Impact of Removing the Sugar Quota on the U.S. Economy: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1996,18(2):185-201.

13.Armstrong,Delroy Anthony The Potential of Trade Policy Changes on Carbbean Sugar [D].Louisana State University,2004.

14.Reimer J J Stiegert K W. Evidence on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Strategic Trade Trade Theory[J]. Staff Paper Series,2006.

15.Echevarria.C.Proline content of sugar beet storage roots :reponse to water deficit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t field conditions.2007,60(2):257-267.

16.杨旭. 食糖政策对食糖市场影响的研究综述[J]. 决策与信息, 2016(2):61-62.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四、研究目标

本文试图通过数据分析当前我国食糖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是由什么因素影响着我国食糖的进口贸易问题,并比较其中各个原因的显著性问题,找出最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七、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从定量的角度展开分析,然后再利用定性分析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以理论分析结果为指导,针对影响我国食糖进口贸易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从而使本文的研究更具有科学参考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十、特色或创新之处

1.本文采用多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食糖进口贸易的现状,通过大量数据对我国食糖进口贸易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

2.根据中国食糖进口贸易现状选取产量、消费量、价格水平、人均收入、汇率、替代品等相关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食糖进口贸易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1.2016年12月15日--2016年12月30日:

阅读相关文献,查阅相关资料,确定题目并与导师沟通,讨论论文的可行性及创新点,并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