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19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关税反补贴,反倾销等传统非关税壁垒受到wto严格限制的情况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因针对性强、隐蔽性好、运用灵活等特点逐步取代传统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双重属性, 对国家对外贸易有规范和促进作用, 也会对国际贸易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作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日益加强。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见文献综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引言: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对我国当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描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接着阅读大量中外文献,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由来及发展历程大致把握尤其结合我国实际理论方面,首先介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特点,具体表现形式等基础理论,然后对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研究分析基础上进行总结,有效应对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作出最优决策。
结论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从而提出本文的局限性。
计划进度 2015年12月中旬-12月末:选题,收集资料,建立一个大致的框架 2016年1月初-1月中上旬:完成开题报告 2016年2月中旬-2016年3月初: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理论的研究 2016年3月上旬-2016年4月上旬: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将各自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综合,结合我国实际现状,提出一个有效可行的应对策略 2016年4月上旬-2016年5月初:完成结论,展望 2016年5月上旬:初稿完成、修改 2016年5月中旬:论文定稿
4. 研究创新点
思路方面:国外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起步较早,但一般都只是针对问题其中的某一方面,且由于各种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出现而略显滞后性。
国内学者的有关研究落后于国外,研究方法简单,以定性研究为主,尤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影响,多是举例子式的列举,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将国外的定量化研究与对我国的定性影响相结合,并加以分析总结,结合我国实际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应对,减小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不利影响,作出最优决策。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