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都是在一定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中进行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整个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商品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反映 。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扩大、外汇储备的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加大,增加进口似乎成了共识。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进口仍将快速增长进口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因此,了解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并判断进口商品结构是否合理,衡量进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对于把握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发展态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一般是指不同类进口商品构成状况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果一定的进口商品结构能够支持支柱产业的发展、减弱瓶颈产业的制约,促使产业结构向着更加合理利用资源的方向调整,这样的进口商品结构能推动经济较快增长,因而就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合理。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动及演变趋势
2.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分析
3.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动的现实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进口商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或地区)要素资源禀赋,国际分工的地位,产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政策。近些年,国内学者对我国进口商品结构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徐光耀(2007)---肯定了进口贸易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推动的作用,同时,分析了在不同的进口商品结构下,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促进作用。建议扩大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促进资源进口的多元化,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李兵(2008)---对1980~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工业制成品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初级产品进口则有抑制作用。魏浩(2008)---从进口主体,进口方式和进口商品结构方面,分析了2003~2007年北京地区进口商品情况,并从北京的经济发展需求,经济发展模式,主导产业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四个方面给予解释说明。
外国学者的代表有:斯密认为一个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本国与别国相比有优势的的产品,进口本国与别国相比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以促进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从中获利。赫克歇尔和俄林则认为每个国家都应当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较为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23-2022.1.18,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填写指导周记,上交导师查阅;
2022.1.19-2022.3.19,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同时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2022.3.20-2022.4.20,修改初稿,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 1 ] 胡丹婷,黄鑫烨. 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分析及其启示 [ j ] .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 2) .
[ 2 ] 沈利生,吴振宇.外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 j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8) .
[ 3 ] 高颖林.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江苏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分析 [ j ] . 新西部, 2008, ( 9)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