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和企业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和选择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如何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应对国际竞争的巨大挑战,抓住发展和跨越的机遇,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和后危机时代的重要战略选择。
因此,现今极有必要将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与母国国家竞争力进行联系,找
出中国的大型企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同世界其他强国的企业之间的差距,为我国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地位提供参考和借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通过我国大型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之间国际竞争力的差距分析,找到我国大型企业的不足和落后之处。再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大型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将要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做以详细的分析,总结出大型企业在培育国际竞争力过程中可以参考的战略方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的研究成果:
(一)一是以b. loasby (1994)和j. f. christensen(1995)为代表的能力论,侧重于从企业能力分工角度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力问题;二是以m. b. porter(1980、1981)为代表的环境论,侧重于从企业外部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强调市场环境和市场结构变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三是以b.wernerfelt(1984)和e. t. penrose (1959)为代表的资源论,侧重于从资源的差异性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这三大理论中,资源论是当前研究企业竞争力的主流学派。针对能力论和环境论的缺陷,前者侧重于企业内部的分析,后者专注于市场结构的影响;资源论从资源、能力与市场结合的角度,提出广义的资源观点,把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等都纳入企业资源体系当中,同时从业务层次和公司层次对不同类型层次的资源的意义进行了区分,对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既没有摆脱能力论的影响,又没有把企业内部资源与市场要素有机结合,资源论的理论视野有其局限性。总体而言,从组成企业的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并与内外部环境资源相互联系、融合的角度考察企业竞争力,既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导论:研究中国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背景和原因
二.理论研究:
(一)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5. 参考文献
[1]王忠明,白津夫等著.大企业定位国际竞争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陈庆修.提高企业竞争力从强化管理抓起[j].中外管理导报,2001
[3] 鲁开垠:核心竞争力[j],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