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23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现代社会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加之社会经济效益的迫切提高,以及信息流通高效性的需求,出版业也随之做出了改变,通过与高科技的结合,电子图书应运而生,成为生命力最为强劲的信息媒体。
电子图书的定价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因此,对电子图书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内容:电子图书的定价问题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给电子图书定价?
写作提纲: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70年代,电子图书在美国兴起;80年代,电子图书被引进我国;90年代中期,光盘类电子图书迅速推向市场,电子图书进入新阶段;1996年,在我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图联大会展览会上,80%的出版社和发行商都带来了电子图书, 1998年,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管理局主办了第一届电子图书年会;此后,电子图书作为一门新兴信息媒体产业,走上了高速发展。
电子图书行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更加繁荣,国内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对电子图书的定价模式以及效益进行研究,并发表了一些关于电子图书的文章。如高景轩对电子图书的发展历史来探讨电子图书的优越性和发展必然性,详细分析了电子图书的6种主要媒体形态,认为电子图书大有潜力,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信息媒体。田璟分析了电子图书想必传统纸媒的4个优点,从阅读器方面对中外进行了对比,并且探讨了阅读器对电子图书行业发展形成的障碍以及对策和建议。张蜀生分析了电子图书发展的问6个问题和障碍,并对电子图书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势进行了展望。叶兰探讨了电子图书的7种定价模式,并为图书馆选择合适定价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规划。潘佑乔分析了电子图书的7种价格策略,主要对电子图书的营销进行探讨。练小川通过戴夫斯拉特的对数回归曲线图证明了电子书的定价高低与最终利益之间的关联,认为电子图书不应该追求高定价而丢掉高销售。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研究计划:
2017.11.10-2017.11.16:查找文献,收集资料
2017.11.16-2017.11.30: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