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如今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p2p网络金融应运而生,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态。
p2p网络金融的出现调动了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促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为更多的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服务,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但是p2p网络金融近几年野蛮式的生长,问题也在频频暴露,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国家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以及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是其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p2p网络金融想要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上立足,就要抓住如今这#8220;信息时代#8221;的机遇,迎难而上,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不断创新。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引言二、P2P网络金融现状及运作模式 1、发展现状 2、运作模式三、P2P网络金融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 1、信用风险评估机制的落后 2、P2P网络金融平台技术水平的欠缺 3、P2P网络金融缺乏有效监管 4、我国P2P金融信用风险监管法律的不完善四、降低P2P网络金融信用风险问题的建议 1、建立征信共享机制 2、提高技术水平及相关人才的培养 3、加强P2P网络金融征信的监管 4、完善我国P2P网络金融法律法规五、结论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阅读梳理,发现p2p网络金融信用风险是必然存在的。
p2p网络金融国外学者研究较早,研究内容比较深刻,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p2p借贷行业风险大幅度上升,其监管体制有效地保护了交易双方的利益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chapman(2014) 认为借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使得p2p平台不能保证借贷双方信息的真实性。
lee等(2012)认为p2p借贷的无担保很大程度地增大了借贷的风险, 由于p2p借贷是以个人为对象的一种借贷, 借贷额度相对较低, 所以一般无须提供担保, 但就因此增加了贷款风险。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0日(本学期第十三周)--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3月17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4.2022年5月5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5.2022年5月31日前--完成答辩环节工作,成绩发布,二次答辩; 6.2022年6月15日前--完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工作; 7.2022年6月10日--6月30日:院系完成论文工作总结、遴选参评省优论文、督导组毕业论文校内抽检工作。
5. 参考文献
[1]徐明梁.陆金所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探讨[J].经贸实践,2018(21):8-10. [2]朱艳艳,雷欣,乔丽萍,刘承煜,付云涛.P2P网络信贷的信用风险研究[J].中国商论,2018(26):21-22. [3]朱立锋.P2P网络金融借贷平台的相关法律问题及监管对策[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0):44-45. [4]杜明鸣,刘司墨.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控制及监管研究--以P2P网络借贷模式为例[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4):9-15. [5]刘晓宇.基于金融伦理视角下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03):33-35. [6]高寒.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9):71-72. [7]谭中明,姜苏航,谭璇.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的生成、影响和评测[J].农村金融研究,2018(08):28-33. [8]杜明慧.P2P网络借贷的发展模式与风险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8(15):40. [9]朱牧野,谢云飞.我国P2P网络借贷现状及风险管理[J].品牌研究,2018(04):102-103. [10]郝春田,徐丽娟.P2P网络借贷风险及应对研究--以#8220;e租宝#8221;为例[J].山东纺织经济,2018(07):28-30. [11]江嘉骏,余音.P2P网络借贷的理论优势与现实困境[J].现代管理科学,2018(07):102-104. [12]彭康. 基于P2P网络借贷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D].暨南大学,2018. [13]陈磊.我国P2P网络借贷现状和法律规范评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8,17(03):19-20 82. [14]全颖.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及防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15]秦伟,梁月.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与信用评估综述[J].商,2016(08):165. [16] Shen, D., Krumme, C. and Lippman, A. Follow theprofit or the herd? Exploring social effects in peer-to-peer lending.[J],IEE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Computing,2010:137-144.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