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95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通信网络的普及,全球移动电子商务开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移动支付作为其核心环节,凭借自身便捷性、高效性以及及时性的特点,获得了业界的青睐。手机运营商、银联以及第三方平台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移动支付业务。今年的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宝钱包也从侧面印证了移动支付确实有着非常庞大的潜在用户规模,然而根据央行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移动支付业务金额2.90万亿元,同比增长490.20%。然而对比电子支付总额,其现有规模非常小,在电子支付业务中只占了4.35%,相对于先前银联推动下刷卡支付的潮流,依旧显得极其稚嫩。究其原因,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太少是影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本论文以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为出发点,主要分析外部环境对消费者接受和使用移动支付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了解当前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认知情况,有效的采集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使用意向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相应理论结合,总结归纳出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时的环境影响因素以及相应方案。为移动支付业务提供商及其他相关机构推动移动支付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供其在未来更加有针对性地推广移动支付业务时参考,更好的促进移动支付的普及。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移动支付定义
移动支付作为一个新生代的产物,对于其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但是从国内外学者以及相关学术会议给出的移动支付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下列几种。
(1)移动支付早期被从交易目的、交易方式方面定义为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业务,以一定信用额度或存款,通过移动终端从移动支付服务商处兑换得到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再以移动终端为媒介将其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完成商业交易的一种支付方式[1]。
(2)移动支付论坛(Mobile Payment Forum)将移动支付定义为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业务,通过手机,PDA和移动PC等移动设备进行的商业交易[2]。
(3)陈华平[3]认为移动支付是以IC卡和数字签名技术为安全保障,以移动通讯网络和银行金融服务系统为依托,以电子信息作为货币形态,实现货币从付款人向收款人转移。它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客户的移动终端连接至银行,实现利用移动终端界面完成各种金融理财业务的服务系统。
(4)我国出台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4]给出的定义为:移动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
(5)国内的部分学者将移动支付定义为借助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银行转账、购物缴费等商业交易活动[5][6]。对此,国外部分学者认为移动支付的使用途径更为广阔,可以利用无线和其他通信技术来实现[7]。他们都认为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相较传统支付更为便捷、安全和可靠。
(6)Mallat, Niina.[8]认为移动支付是利用移动设备完成一项支付交易,在这一交易中,货币或资金通过中介或不通过中介直接从支付方流转到接收方。
综合上述众多学者、组织给出的移动支付定义,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中的相通之处加以整合给出:移动支付是指一种利用移动终端,通过通信技术实现支付交易的支付方式。在我们给出的这一移动支付定义里的移动终端包含手机、PDA、移动POS机或者笔记本等设备。又因为手机应用的普及,所以从狭义上来讲, 手机支付等价于移动支付[9],其包含于移动支付之中并且是移动支付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本文就以手机支付为代表进行研究。换而言之,本文最终适用的移动支付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通过手机来实现支付交易的一种支付方式。
2移动支付的分类
根据国内外众多学者,移动支付的分类可以从移动支付的交易额度、交互流程、支付账户种类、支付时间这四个角度进行:
移动支付的分类 | 按交易额度 | 微支付 | Blythe(1999) |
小额支付 | |||
大额支付 | |||
按交互流程 | 近场支付 | 欧洲银行标准化协会 | |
远程支付 | |||
按支付账户种类 | 银行卡支付 | 徐会敏,2006 | |
第三方支付账户 | |||
通信代收费账户 | |||
按支付时间 | 预支付 | Zhangchen(2003) | |
在线即时支付 | |||
离线信用支付 |
3移动支付理论模型及相关理论
3.1相关理论模型涵义
(1)技术接受模型TAM[10]是将理性行为理论应用于计算机技术接受领域,修正后得出的。TAM延续了TRA的行为意向模式,认为个体对某一系统的实际使用由他对这个系统的使用意向决定,不同之处在于TAM认为:使用意向是由使用者对使用系统的态度及感知有用性共同决定的,同时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影响,并通过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向产生间接影响,两者又同时作用于潜在使用者对使用系统的态度。
(2)技术接受模型TAM2[11]在TAM基础上,将行为态度去除,并加入了主观规范、形象、职务相关性、产出质量、结果明确性等五个影响认知有用性以及行为意愿的变量。
(3)感知风险[12]理论认为消费者任何的购买行为,都可能无法确知其预期的结果是否正确,而某些结果可能令消费者不愉快。所以,消费者购买决策中隐含着对结果的不确定性。
(4)网络外部性理论即某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一种外部影响,而这种外部影响又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买卖。
(5)情境理论,在1975年,为了弥补之前在解释消费者购买行为时的局限性,Belk提出了情境理论,并指出情境因素包括5个大类: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时间角度、任务定义和先前状态 。而在IT技术背景下,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对不同情境作出了特定的定义。为了使这些定义能够更好的符合现代移动互联网, Hoyoung Kim et al. 在2002年提出移动情境,并给出其定义:当个体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任何可以影响到个体的个人或环境因素。这一定义包括了两个方面:
1) 用户视角的情境因素:用户个人情境是指那些与正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个体产生联系的因素,主要包括两类:内在情境和外在情境。
2) 环境情境因素:环境情境因素描述了移动互联网用户所在的外在环境,主要包括两类:物理情境和社会情境。
3.2移动支付应用的理论模型及变量
虽然移动支付兴起较晚,但关于如何普及移动支付,促进用户接受移动支付,国内外已有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应用不同的理论模型展开了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期刊进行梳理归纳,具体如下:
学者 | 模型 | 涉及的变量 |
JOS et al.[13] | 技术接受理论 | 普及性;安全性;所有权 |
Chen[14] | 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相容性;感知交易便利性;感知交易速度;安全;隐私关注 | |
Paul et al.[15] | 感知相容性;个体移动性;感知安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 | |
Hsu et al.[16] | 感知有用性;态度;主观规范;感知成本 | |
胡秋灵、孙权[17] | 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 |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信念与评估;感知风险;信任 |
Shin[18] | 感知安全性;信任;使用态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 | |
Zhou et al.[19] | 努力期望;绩效期望;任务技术匹配度;便利条件;社会影响;技术特性 | |
陈华平[3] | 感知风险;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努力期望;感知成本;便利条件 | |
曹媛媛等[20] | 成本;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 | |
Park et al.[21] | 中国的用户群;社会背景 | |
陈建斌[22] | 中国的文化特征;中国的支付文化 | |
吴先锋[23] | 感知风险理论和技术接受理论 | 感知经济风险;感知有用性 |
杨永清等[24] | 感知价值理论和网络外部性理论 | 感知有用性;服务交互性;便利性;网络外部性;消费者需求程度;创新意识;感知价值;感知风险;感知成本;服务兼容性 |
李凯,孙旭丽,严建援[25] | 交换理论 | 方便性;安全性;感知利益;感知信任 |
4 研究述评及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笔者认为当前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国内外文献主要都是针对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来进行,没有对外在环境进行考虑。
(2)在实证研究选取的变量上,大多研究选择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安全性、创新性等变量,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大的重复性,有意义的结论较少。
本文将在以上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移动支付研究方面的一些不足进行完善,针对应用场景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填补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移动支付的推广提供更好的理论参考。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文献综述
4. 研究创新点
(1)针对中国国情,场景对于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2)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在移动支付影响因素的研究理论上,创新的提出以应用场景为着手点,从根本上探索移动支付的推广道路。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