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却相对缺乏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以尽可能小的经济成本保持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是节约原生资源,实现环境保护,保证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通过完善的法规加强宏观调控,又需要市场合理配置资源。这对于当今中国和当今汽车工业,报废汽车的回收再制造已经成为一个必然面对的问题。而且对于我国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保护都有巨大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bertbrasetal和daniel在其文献中详细介绍了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模式设计的研究状况,从产品、过程和组织三方面的设计展开讨论,为以后对逆向物流再制造设计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理论基础,并分别从逆向物流成员关系、产品回收策略等方面入手,着重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逆向物流回收处理的流程及模式。
spicer等在其文献中提出由制造商、生产商联盟和第三方负责回收产品的三种形式的比较。
ronald h.banou在其文献中提出企业采用自营模式还是寻找其他回收模式取决于物流对于企业成功的关键程度及企业管理物流的能力这两个因素的平衡。如果公司对客户服务水平要求高,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大,且已经有高素质的人员对物流运作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该企业就不应将物流活动外包出去,而应当采取自营模式。另一方面,如果对于企业来说,物流并不是其核心战略,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水平也不高,那么就应当将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来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述:
(1)研究了国内外报废汽车的回收再制造的现状,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采用比较的方式得出我国现行体系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详细描述了汽车回收中三种基于不同主体的回收模式的特点,以及优劣性,还有主要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及企业。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的实地调查,以南京地区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探寻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模式的未来发展之路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