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沪高速句容北互通及收费站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02:13:38

全文总字数:364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宁沪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东西向的重要干线道路,全线双向八车道,为了缓解宁沪高速镇江段的出口交通压力,提高下蜀、句容城区的可达性,现需在宁沪高速句容段增设句容北互通。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在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通过跨线构造物对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进行上下分层,使其在不同平面上相互交叉,互不干扰,并设置匝道将上、下道路连接起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方式。互通式立交源于城市,最初是为解决城市拥堵的交通状况而设,后来被广泛应用到高速公路及其他高等级公路的交叉形式中。

  与平面交叉相比,互通式立交具有通行能力大、行车速度高、时间延误小和安全性好等优点,同时,也存在技术复杂、规模大、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等缺点。互通式立交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平面到空间,从构想到现实,起步于城市,发展于高速公路的逐步演变的过程。

  国外的立交建设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20年代,国外就已经提出了新建城市中构想采用多层空间交叉的高速交通系统。1922年,法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已在他的《明日的城市》一书中率先提出了立体交叉的构想。德国是最早修建公路立交的国家,早在1925年,德国将立交的构想变为现实,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公路立交。由于高速公路是不收费的,因此,从1935年开始修建了大量首蓓叶式或部分首蓓叶式立体交叉。在此之后,立交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是美国。1928年美国在新泽西洲修建了第一座首蓓叶式互通立交,这座立交不仅利用跨线桥将两条主线从空间上分离开来,而且利用四条小环道巧妙地将两条主线连成一个整体,实现主线之间的车流的转换,建成后,平均昼夜通过车辆62500辆之多,不仅通行能力增大,而且还很安全,社会、经济效益都好。1930年,美国又在芝加哥建成了第一座拱式立体交叉桥。因此,互通式立交很快被广泛采用。到1936年,美国就建成了125座互通式立交。随后,为适应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美国在洛杉矶建成第一座四层半定向式立体交叉,使立体交叉开始向多层定向型方向发展。随后,加拿大及欧洲各国相续修建了许多互通式立交。1931~1935年,瑞典在斯德哥尔摩建成了著名的斯鲁先立体交叉,该立交采用了个小环道的部分首蓓叶式立交解决交通问题。1936年,加拿大在安大略省别尔里格城附近的公路上建成第一座三路喇叭式立体交叉,该立交利用一座桥梁从空间分离主线,然后利用一条半匝道和一条小环道实现主线之间的左转,构思巧妙,既节约工程造价,又实现高速转换功能。1937年在克列奇特港城附近的米德尔一鲁乌德公路与10号干线公路相交处修建了一座首楷叶式立体交叉,1938年又在阿尔里格顿城附近建成第一座四路环形立体交叉。意大利的高速公路系统中,有80%是四车道,20%为六车道,且其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比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座桥梁式高架桥,每公里就有一座隧道,每12公里就建有互通式立交。到目前,各国陆续修建了大量的立体交叉、并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和风格。随着各种形式立交的修建,国外发达国家立交的规划、设计理论也日趋成熟,对于立交设计中的交通量预测,匝道通行能力分析等交通条件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现在,美国在立交分类选型方面的研究重点已经放在对匝道优先通行权上,然后再考虑定向匝道的选用等技术问题。德国近来在立交设计方面更注重立交细部线形的设计,比如视线的诱导等,而这往往与立交的选型是紧密相联的。国外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早,很早就重视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且建设标准比较高,高速公路及互通式立交改扩建项目比较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主要内容:

  一、调查分析

  项目的现状调查需要包括道路地形图的测绘、道路交通现状、道路现状横断面、道路现状纵断面。现状的分析要结合现状调查成果,对道路纵断面改造的适用性,与规划的衔接性,建设方案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主要运用的创新点在于:

  (1)在大量的实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互通立交去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构建了立交桥主线上速度运行模型和匝道上速度运行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匝道、变速车道、景观附属设施和立交桥构造四个方面构建了互通立交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采用弹性系数法、时间序列法、灰色模型法对公铁立交桥上的交通量进行预测分析,基于组合法得出公铁立交桥的目标年的交通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