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一、道路设计概述 道路是提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
按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2.1课题研究的问题和设计要求
1.选题的性质
毕业设计,作为道路小组,是在给定的地形图上设计一条二级公路。具体内容包括道路的初步勘测与设计、方案的比选、道路详细测量与施工图设计、编写计算书和设计说明、绘制路线方案图和施工图。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设计,从而对我们专业知识进行综合性检测,达到教学目的。
近年来,高等级公路是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高速路,我国早在04年就组织编制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对未来30年的高速路建设做了整体的规划。全国各省市都在逐年加速对高等级公路的投资,并且高等级公路的各种技术也日趋成熟,沥青加工技术的发展也使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成多样化发展,相关部门也编制了新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以推广标准化施工。所以选一段二级公路的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具有社时代性质。
2.选题依据
本次选题,是依据大学专业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等内容而定的具有代表性,全面检测所学知识的结业性选题。
我的设计课题是杭集某二级公路A4线设计,此二级路设计所依据的相关规范见后。
3.选题意义
毕业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假题真做,强化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方案必选和论证的能力,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以及编写编制能力,同时通过对二级公路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编制设计书的能力,使我们熟练掌握二级公路的设计过程,掌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相关规范的选择和运用,掌握二级公路一般技术指标的确定、路线的布置和计算、设计方案的选择、成果图的绘制以及设计文本的编制全过程。另外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做好技术储备,使我们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读懂图纸上的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并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的内容以及拟解决的问题
(1)进行路线方案必选,确定工程方案
(2)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的设计
(3)道路平、纵断面设计
(4)路面结构层设计
(5)确定大、中桥位,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和主要尺寸
(6)确定小桥、涵洞的类型和尺寸
(7)挡土墙的设计
三、主要步骤和方法
1.收集资料,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初步勘测与初步设计
(1)在教学地形图上研究几条可能的路线方案
(2)进行各路线方案的勘测工作,并会出路线平面及纵断面设计图(比例尺位1:10000)
(3)概略性确定沿线桥梁、涵洞位置、类型、孔径及数量
(4)进行路线方案的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选用方案
3.详细技术测量与技术设计
(1)进行详细技术测量
(2)路线平面详细设计
(3)路线纵断面详细设计
(4)路基设计
(5)路面结构设计
(5)防护工程设计
4.毕业设计说明书应附带的标准图纸
(1)路线比较方案平面图
(2)路线比较方案纵断面图
(3)详细设计的路线平面图
(4)详细设计的路线纵断面图
(5)详细设计的路线横断面图
(6)路面结构图
(7)防护工程设计图
2.2拟采取的设计方案
一、设计原则
公路的环境评价主要考虑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噪音、大气污染的影响,对周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公路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占用农田、果园等,在山区本来耕地就少,因此更要注意尽量少占农田。同时要注意减少拆迁。2.由于本公路主要用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考虑到这一点,因此选线时尽量接近村镇。3.该公路的修建带动了本地区的塘渔业、饲养业以及其他副业的发展。4.公路建设还应注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对周围植被、地质、土壤及水文的影响。
二、设计步骤
一设计的依据
①设计车辆
②交通量换算
③设计速度
④交通量
⑤基本通行能力
二地质水文勘测
①收集资料
②室内研究路线方案
③现场踏勘
④其他资料
⑤资料整理。
三选线
平原地区选线
①自然特征: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三度以下。
②路线特征:平面线形舒适、弯道转角不大,平曲线半径较大;在纵断面上,坡度平缓。布设要点
布线步骤:路线起点、大的控制点(经过的城镇、矿产、农场、及风景文,
物)、中间控制点(建筑群、水电设施、跨河桥位、洪水泛滥线以外及其必须绕越的障碍物)
布线要点:①正确处理好路线与农业的关系。②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③处理好路线与城镇居民点的关系。④注意土壤、水文条件⑤注意利用老路,并与铁路、航道及已有公路运输相配合。⑥注意就地取材和利用工业废料。
四定线、移线
1纸上定线
(a)纸上放坡(b)修正导向线,定平面试线:以点连线,以线交点。
2纸上移线
移线条件:路线平面标准前后不协调,需要调整转角点点位置、改变半径,或室内定坡后发现局部地段工程量过大时。
路线位置过于靠山,挖方边坡太高于稳定不利,或过于靠外,挡土墙过高,砌石工程太大,移改线位能节省较大的工程量时。增加工程量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平、纵线形标准时。
移线方法:移道路中心线使横断面填挖平衡。
五平面设计
(a)半径的选择:①查表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②因素确定:1)外距控制半径:R=E控/(secа/2)-1
2)切线长控制半径:R=T控/tanа/2
3)虚交点法:根据实测辅助导线的转角大小及导线长度,在纸上按一定比例作图,定出虚交点的位置,通过图解可选出与地形相应的圆曲线半径,然后根据图解结果,并进行现场检验,判断选定的半径是否合适。
3)双交点法:R=AB/tan(α1/2) tan(α2/2)
4)复曲线法:
5)曲线长控制半径:R=180L/3.14α
(b)缓和曲线的选择:
(c)曲线要素的计算
圆曲线的几何要素:
T=Rtanα/2
L=3.14αR/180
E=R(secα/2-1)
2)设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几何要素
切线角:β=Lc/2R(弧度)
切线增长值:q=Lc/2-L3c/240R2
圆曲线内移值:p=L2c/24R
切线长:Th=(R p)tanα/2 q
圆曲线长:L=(α-2β)3.14R/180
平曲线总长:Lh=L 2Lc
外距:Eh=(R p)secα/2R
超距:Dh=2Th-Lh
(d)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e)逐桩坐标表
(f)中桩坐标的计算
六纵断面设计
(a):①最大纵坡的确定
设计速度(km/h) | 120 | 100 | 80 | 60 | 40 | 30 | 20 |
最大纵坡(%) | 3 | 4 | 5 | 6 | 7 | 8 | 9 |
②最小纵坡不小于0.3%
当设计必须为水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沟排水设计应与纵坡设计一起综合考虑,其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
(b)各级公路最大纵坡长限制(单位:m)
设计速度(km/m) 纵坡度(%) | 120 | 100 | 80 | 60 | 40 | 30 | 20 |
3 | 900 | 1000 | 1100 | 1200 | |||
4 | 700 | 800 | 900 | 1000 | 1100 | 1100 | 1200 |
5 | 600 | 700 | 800 | 900 | 900 | 1000 | |
6 | 500 | 600 | 700 | 700 | 800 | ||
7 | 500 | 500 | 600 | ||||
8 | 300 | 300 | 400 | ||||
9 | 200 | 300 | |||||
10 | 200 |
公路最小坡长的限制
设计速度(km/h) | 120 | 100 | 80 | 60 | 40 | 30 | 20 |
最小坡长(m) | 300 | 250 | 200 | 150 | 120 | 100 | 60 |
公路最大合成坡度的限制
公路等级 | 高速公路 | 一 | 二 | 三 | 四 | ||||||
设计速度(km/h) | 120 | 100 | 80 | 100 | 80 | 60 | 80 | 60 | 40 | 30 | 20 |
合成坡度(%) | 10.0 | 10.0 | 10.5 | 10.0 | 10.0 | 10.5 | 9.0 | 10.0 | 9.5 | 10.0 | 10.0 |
下述情况合成坡度必小于8%:
(1)冬季路面有积雪、结冰地区;
(2)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
(3)非汽车交通量比率高的路段
(a)变坡点位置的决定
(1)标准中纵坡设计有关要求
(2)标准中坡长设计标准值
(3)平纵配合原则
(4)工程量或造价,即填挖量大小或构造物设置情况
(5)几何计算方便,变坡点桩号一般在整数或10的证书倍
(d) 半径的选择
①查表
公路竖曲线最小半径和竖曲线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km) | 120 | 100 | 80 | 60 | 40 | 30 | 20 | |
凸竖曲线半径(m) | 极限最小值 | 11000 | 6500 | 3000 | 1400 | 450 | 250 | 100 |
一般最小值 | 17000 | 10000 | 4500 | 2000 | 700 | 400 | 200 | |
凹竖曲线半径(m) | 极限最小值 | 4000 | 3000 | 2000 | 1000 | 450 | 250 | 100 |
一般最小值 | 6000 | 4500 | 3000 | 1500 | 700 | 400 | 200 | |
竖曲线最小长度(m) | 100 | 85 | 70 | 50 | 35 | 25 | 20 |
视觉所需的最小竖曲线半径
设计速度(m) | 竖曲线半径(m) | 设计速度(m) | 竖曲线半径(m) | ||
凸型 | 凹形 | 凸形 | 凹形 | ||
120 | 20000 | 12000 | 80 | 12000 | 8000 |
100 | 16000 | 10000 | 60 | 9000 | 6000 |
③因素确定:1)在不过分增加土石方情况,使行车舒适,采用大半径。
1)外距控制半径
2)切线长度控制半径
(e)几何要素计算
竖曲线长:L=Rω
切线长:T=TA=TB≈L/2=Rω/2
外距:E=T2/2R
竖距:h=l2/2R
(f)桩号计算
竖曲线的起点桩号=变坡点的桩号-T
竖曲线的终点桩号=变坡点的桩号 T
切线高程=变坡点的高程(T-l).i
改正值:h=l2/2R
某桩号在凸形竖曲线的设计高程=该桩号的切线高程-h
某桩号在凹形竖曲线的时间高程=该桩号的切线高程 h
(g)纵断面的绘制
(h)路基设计表
七横断面设计
(1)横断面面积计算:积距法:A=bh1 bh2 bhn
坐标法:
(2)土石方数量计量
A1与A2相差不大时:V=(A1 A2)L/2
A1与A2相差很大时:V=(A1 A2)L(1 /1 m)/3m=A1/A2(A12) (3)标准横断面的选择 (4)横断面的绘制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