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港陆地港战略布局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14 16:08: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设计目的及意义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沿海港口腹地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以及港口数量的急剧增多,港口企业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港口间的竞争势愈演愈烈,而如今港口已经不是作为运输链中独立的一个点(或中心),而是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组成环节而存在。于是陆地港这种创新的港口模式开始出现,陆地港是港口所参与的国际供应链的一个重要节点,是直接与沿海港口相连的内陆场站,也是畅通整个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在内陆地区建设陆地港是港口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一方面港口为争夺市场,要通过在内陆构建物流平台提高港口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内陆地区为发展经济、提升区位优势、节约物流成本,需要构建连接海内外的物流枢纽,两方面的共同需求使得陆地港的存在与发展必定保持良好的势头。事实已经证明,陆地港作为一种新型的“港口”,其带来的优越性确实让人惊叹,陆地港的创建无论是对于港口企业本身,还是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武汉新港稳步发展,不断进步。2014年武汉新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100.52万标箱,同比增长17.9%),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单一集装箱港。武汉作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成绩不错,拉动了湖北的经济增长,但武汉新港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武汉新港现有箱源主要来自武汉及其周边地区,而在现有的发展模式下,随着港口业务的增加,长江上游地区中转集装箱数量会有部分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因此要适应未来武汉新港的发展,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今的港口行业竞争激烈,传统单一的港口运营方式已经不再具有绝对的竞争力,如何争取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更多货源、缩短内陆地区与国际市场的距离才是港口业务的力量所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企业渴望在本地简化手续、节约成本将货物送出去,政府也希望有好的平台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地位的直接需要,贯彻习近平主席在武汉新港考察时的指示精神(习主席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和国务院的若干意见,武汉新港陆地港的建设就十分具有战略意义,势在必行。建设武汉新港陆地港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在武汉这一节点城市的实施,发挥国家级水运口岸,推动湖北及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2.1研究目标

本文将在借鉴国内外有关陆地港建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武汉陆地港空间布局和规划问题,以扩大武汉新港有效腹地范围,增强武汉新港内陆腹地吸引力,巩固武汉航运中心地位,紧抓“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助推以武汉为中部节点的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

2.2研究内容

1、明确“武汉新港陆地港建设”作为湖北省、武汉市开创性工作的战略意义。以宏观的角度分析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得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国内外陆地港发展现状与趋势。根据研究课题进行大量充足的文献查阅与搜集,以掌握国内外陆地港发展现状与趋势。

3、武汉新港陆地港建设swot分析。根据武汉新港自身的特点,从四个方面:s(strength,优势)、w(weakness,弱势)、o(opportunity,机会)、t(threats,威胁)对其陆地港建设进行分析,根据其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析,决定其是否具有可行性。

4、武汉新港陆地港建设的总体思路。明确陆地港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同时结合武汉新港明确武汉新港陆地港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功能定位。

5、武汉新港陆地港空间布局基本理论。明确武汉新港的经济腹地及其所能够辐射的范围,提出武汉新港陆地港空间布局理论(借鉴圈层理论和轴辐式理论)。

6、武汉新港陆地港的空间布局与建设对策。根据相关理论与研究,框定武汉新港陆地港的基本空间组织结构;并提出武汉新港陆地港建设发展的对策。

2.3研究的技术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进度安排

周 数

内容安排

第1周

确定选题。

第2周—第4周

根据选题和设计任务书,明确研究内容,确定技术方案,完成开题报告,并于3月20日前上传开题报告,且为后期调查制定调查计划书及表格。

第4周—第6周

进行调研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工作,完成上述研究任务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内容。

第7周—第10周

完成上述研究任务第三部分的内容。

第11周—第13周

完成论文初稿,交予指导老师审阅。

第14周

指导老师交叉评阅

第15周

进行论文答辩评审工作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4.参考文献:

[1] theo.e.n., jean paulr, port regionalization: towards a new phase in port development. marit. pol. mgmt,2000, 32 (3):297-313.

[2] woxenius,j., roso.v., the dry port concept connecting seaports with hinterland by rail, the iclsp conference, china, dalian, september, 2004:22-2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