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引导标识是目前最常用的枢纽内部信息传递方式,具有灵活、形象、简洁等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引导标识可以有效地引导出行者使用枢纽内部提供的通行通道,减轻出行者心理上的不安与紧张感,缓解枢纽客流组织压力。本文对通道内引导标识对行人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旨在为出行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出行环境,优化标识的引导效果,提高通道的通行能力。
国外对于公共交通引导标识的研究较早[1],建筑师kevin lynch[2]早在1960年首次提出了引导标识的概念,指出合理设置引导标识能够让人在复杂的环境中快速获得需要的信息。
lorelei schmitt等人[3](2013)指出为不熟悉环境的旅客提供公共交通信息比如售票或指路信息是非常有益的,可以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好的引导信息尤其可以为初次在此乘车的出行者提供良好的出行体验,因此连贯和清晰地引导环境是很重要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大部分行人进入交通枢纽时需要通过引导标识获取自己所需的位置信息,引导标识设置得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着枢纽内通道的通行效率。该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
(1)国内外枢纽内部引导标识设置合理性及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2)从信息内容,版面样式,空间位置和视觉特征四个方面研究引导标识对旅客的影响;(3)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枢纽内部引导标识对通道通行效率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4)以光谷地铁站为实例进行验证,通过仿真获得数据并进行评价,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一周至第三周:消化选题,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拟定论文架构,并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周至第十二周:进一步进行文献阅读,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整理和处理相关数据,根据开题报告和任务书要求完成毕业设计内容,并撰写论文初稿。其中第十周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完成规定的英文翻译工作;
第十三周: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和完善论文,完成论文定稿及相关附件,提交正式毕业设计资料相关内容,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arthur p,passini r.wayfinding:people,signs,andarchitecture[m].new york:mcgraw-hill.ryerson,1992.
[2]phil baines,catherine dixon.signs:letteringin the environment[m].collins design,2003.
[3]lorelei schmitt,graham currien,alexadelbosc.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unfamiliar transit travel using a universityaccess survey[j].transport policy,2013,30:301-307.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