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77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公交线路布局多为单一的全程车,很难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尤其是在一些客流量分布不均衡的特殊路段上,往往会发生某些站寥寥几人,某些站人却又爆满的情况。
为了能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降低公交公司的运营成本,就需要适当地增加区间车、大站快车等公交调度形式。
全程车、区间车以及大站快车中两种或者三种相结合的公交线路布局必将是未来的城市公交调度的趋势,因为这种组合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乘客与公交的矛盾,缓解客流拥挤问题,改善城市公交服务质量,增加公交系统的吸引力,从根本解决目前社会上严重的车辆拥堵问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上,发达国家重视得就比较早了,对于公交的调度优化问题研究得相对透彻,一些理论还是很成熟的,并且有许多理论已经付之实践了,效果也很显著。
在对公交车的调度和管理上,国外的很多学者早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是对公交实时的调度和在各调度模式下优化的问题。最具代表的有:furth针对线路双方向客流不均衡问题,探讨了如何优化放车调度空车发出,中途载客以及区间车调度问题,并提出了相关优化模型 [1];delle site和filippi f在考虑了不同车型选择的前提下,建立了在公交走廊上采用区间车和全程车组合调度的优化模型,其目的是在计划行车时刻表的条件下使乘客和公交公司的成本最小[2];研究人员wilson和furth一起将车队规模、等待时间以及费用作为变量,建立了优化发车频率模型,在发
车频率的优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3]。近年来,公交调度优化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2001年,ceder等阐述了给定网络公交车同步性最大化的时刻表的制定问题,考虑了乘客的满意度和方便性,使同时到达换乘点的公交车数量最大,从而使乘客在最短的等待时间内进行换乘。该研究成果应用于以色列的公交调度系统,取得一定的效果[4]。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不是太多、太深入,也是到了上个世纪的80 年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慢慢严重,人们才逐步关注这个话题。
目前来说,我国的公交调度优化研究还是处于探索及初步发展的阶段,主要还是靠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理论来完善属于我们自己的调度优化系统,不过研究的成果也还是可观的。例如:华南理工大学的任然在对城市公交的大站快车优化调度研究中,不仅引入了od反推法计算和修正数据,还综合了不均衡系数法和最大od客流量法对大站快车的站点进行确定,大大提高了站点确定的合理性[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张飞舟等,以改善公交车运营调度的方案为目的,利用遗传算法来提高已有的调度形式[6];吉林大学的杨兆升教授则引入了方向不均衡系数和站点不均衡系数来确定大站快车和区间车的停靠站点,并给出了具体调度形式的计算方法[7];兰州交通大学的陈明明系统地研究了城市公交的组合调度,通过站点不均衡系数和方向不均衡系数,以发车的间隔时间和发车形式为自变量,利用遗传算法来实现全程车和大站快车的组合调度[8];研究人员黄溅华等研究了大站快车的放车调度优化问题,并创建了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9]。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第一周:收集资料、查阅有关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2.第二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修改。
3.第三周:整理思路,编写论文大纲。
4. 研究创新点
本次研究的特色之处在于打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传统的全程车单一调度方式,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确定以全程车为主,以大站快车或区间车为辅的组合调度方式。
不仅能大大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还能降低公交运营公司的运营成本,缓解城市道路拥堵的境况。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