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06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景区导向标识系统是景区管理的重要工作及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游客认识景区、了解景区的重要工具,对游客的旅游活动具有引导作用。同时对管理者而言,景区标识是进行科学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它能通过自身的独特功能,实现景区资源、游客、景区和景区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导向标识系统及基础设施的设计规划是否合理是游客能否完整游览景区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研究标志的效率评价体系,以提高交通服务水平。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景区指路标志的研究还不够,大部分集中在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标志。钟林生等指出当需要被介绍的景观重复出现时,应在较典型且游客容易看到的地点设置标识牌;张建国等认为全景牌示应设置在景区的总入口或各个景点相交口处,指路牌示一般分布在通向一个或多个景点的路口处,景点牌示则设在具体某一景点的入口和景点的核心区,服务牌示用于指明服务功能的引导牌示,设置在景区内的休息场所、餐厅或是厕所等处;高亮采用线性信息导向的手法,把嵩山11个景区划分为3大信息节点,并确定各个节点设置的标识牌类型;肇丹丹利用节点定位模式对标识的空间位置进行设计,根据在节点处的游客聚散数量、景点的重要性以及节点地理位置,把景区空间划分为3个等级,并在每一等级分层次设置不同类型的标识牌,应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定量的研究了不同等级道路上的最适标识间距。
吉林大学的曹鹏认为每个交通标志的平均信息量与每个标志可能的含义出现的概率有关。吉林大学陈国龙在其硕士论文中建立了指路标志信息可用性评价的模糊评判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建立指路标志信息可用性评价的模糊评判模型。通过顺平路指路标志实例评价,发现通过该评价模型评价的结果能准确、客观的反映指路标志设置的实际情况,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试用性。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黄凯,通过室内仿真试验与真试环境下的试验相验证的办法对标志信息量与驾驶员认知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由此确定公路指路标志的极限信息量以路名数和汉字数为指标,推荐的极限信息量不宜过大,指路标志的认知时间不宜超过为2.5s。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的王建军、王娟等,认为由字符数量判断交通标志信息量的过载与否是不合理的,而交通标志信息量用传递条信息来度量是比较合理的,将信息过载分为信息数量过载和信息质量过载两大类。得出交通标志信息过载阂值为条信息高速公路路段交通标志信息密度过载闭值为条众的结论。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本次研究过程中,将先对文献资料进行汇集与整理,对比其他研究人员试验研究的特点,归纳出影响驾驶员视觉特性的因素。针对目前道路交通标志设计设置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分析标志设计设置现状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室内试验和室外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交通标志的几个主要设计技术参数进行研究从满足驾驶员获取交通标志信息要求角度讨论标志系统的设置问题最后以实例来检验研究的实际应用效果。
(1)查找整理标志的设计规范。
(2)运用眼动仪对已有交通导向标志的形状、颜色、宽度、设置高度,设置方式等进行实地调查,对不同种类进行分类,记录好相关数据,同样标记于调查纸上。回去后具体分析其与设计标准之间的出入,明确存在的问题。
4. 研究创新点
本论文在研究、借鉴大量的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景区交通特性的分析以及对交通导向标志的研究,科学地分析出景区道路指引标志的效率评价体系。
而在本论文中也记录了新投入使用的仪器眼动仪的使用效果,对分析交通导向标志有着突破性的意义,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