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401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了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安全、准时、舒适、速度快、全天候、运量大等优点,已成为大城市主要出行方式之一,成为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命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研究 最早的行人流研究可以追溯到1937 年,前苏联建筑研究院(vakh)的predtechenskii和milinski对行 人流进行了探索研究,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行人的速度和密度成反比关系。
1946年至1948 年,前苏联的火灾防护中央科学研究所(vniipn) 对行人流的特征参数进行了研究。
1958年,hankin 和wright针对地铁内的行人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伦敦地铁通道内行人流的速度、密度和流量的关系,并开始探讨行人流模型的建立。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论文的研究核心是观察和分析地铁不同设施处的行人流特性,主要内容包括:1、2018年12月31日-3月8日:有关地铁设施和行人流特性的文献综述;归纳总结有关地铁换乘站的设施特点和行人流特性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为后续行人流疏散时间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
2、2019年3月9日-4月12日:观测和分析地铁通道内的行人流特性以南京地铁2号线与3号线换乘站大行宫站为例。
人工观测法可以采集行人流量,速度和密度,行人流运动宏观参数速度、密度和流量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构建疏散时间模型的基础,但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密度下行人流特性并不一样,本文采用实地观测和录像拍摄的方法,获取地铁换乘站内不同设施处的行人流宏观数据,拟合出行人流运动的速度、密度和流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作为行人流疏散时间模型的基础数据。
4. 研究创新点
地铁作为公共交通运输的主干线和客流运送的大动脉,需要完成大规划的客流集散工作。
尤其是在地铁换乘站中,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地铁换乘车站的安全是地铁系统安全的核心。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