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苏州何山路与滨河路是一个大型交叉口,其中滨河路被地铁一号线贯穿,其沿线经过一系列的住宅区,因此此路口附近居民区也是相当的多。因此何山路与滨河路构成的交叉口人流量和车流量是相当多的。交叉口渠化的不合理性,将使道路面对巨大的交通压力,这对交通安全、经济发展等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因此合理的交通组织、科学的渠化设计可以对交通条件的充分利用有着深刻意义的影响。
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交通系统管理的基本着眼点是充分挖掘现有交通设施的作用,用最小的代价(资金投入和工程量)获得最大的交通效益。通过交通系统管理措施的实施,期望达到的效果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以方式转换促增效;以消除瓶颈促增供;以削峰填谷调需求;以系统组织促均衡。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未经过优化的城市干线,更是加剧了城市交通的紧张局面。因此,针对苏州市何山路与滨河路交叉口,从现状调查出发,运用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工程、交通设计、交通规划、交通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理论,在道路的主体结构状态(含停车设施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情形下,为提高道路交通运输效率和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从采取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数学方法、经济方法、交通政策和法规等方面,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对该交叉口进行交通组织关键技术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 研究对象:苏州市何山路与滨河路交叉口。
(2) 现状布局及流量调查:对苏州市何山路与滨河路交叉口的几何布局、交通量、交通供应与交通需求、信号配时等几方面进行现场调查。同时,何山路与滨河路上存在一个大型超市因此带来的左转车与停车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可以对该交叉口的左转车数量、停车位数量及其交通的高峰时间进行调查借以辅助交叉口的渠化问题。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何山路和滨河路交叉口交通组织关键技术研究应根据现状交叉口相关资料的调查结果,对现状的交通问题进行分析。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路网条件、控制条件、
环境条件下,通过设施科学合理地对交通的流量、流速、流向、车种等进行组织,从而使道路交通始终处于有序、安全、高效的运行状态。且对匝道出入口的标志标线进行优化设计、渠化交通等,引导车辆安全顺畅地进行合流和分流,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1)交叉口现状相关资料调查:
4. 参考文献
[1] 王玮,过秀成,交通工程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建军,交通调查与分析[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吴兵、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第四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周次 | 时 间 | 内 容 |
1 | 2.22~2.28 | 收集资料,现场调查;英文翻译。 |
2 | 2.29~3.6 | 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创建仿真模型;英文翻译。 |
3 | 3.7~3.13 | 利用仿真软件创建VISSIM模型,进行交通仿真;英文翻译。 |
4 | 3.14~3.20 | 仿真建模及论文开题;英文翻译。 |
5 | 3.21~3.27 | 对何山路与滨河路交叉口进行现状分析。 |
6 | 3.28~4.3 | 对何山路与滨河路交叉口进行现状分析,仿真建模。 |
7 | 4.4~4.10 | 现状分析,仿真建模,寻找关键技术的切入点。 |
8 | 4.11~4.17 | 对该交叉口进行交通组织关键技术的研究。 |
9 | 4.18~4.24 | 对该交叉口进行交通组织关键技术的研究,仿真;撰写论文。 |
10 | 4.25~5.1 | 对该交叉口进行交通组织关键技术的研究,仿真;撰写论文。 |
11 | 5.2~5.8 | 撰写论文。 |
12 | 5.9~5.15 | 研究成果报告的整理。 |
13 | 5.16~5.22 | 整理成果(调查数据、研究成果报告,英文翻译、图纸)。指导老师对成果进行审核批阅。 |
14 | 5.23~5.29 | 根据指导老师的批阅意见,论文进行修改。 |
15 | 5.30~6.5 | 装订成册,将论文成果交评阅老师进行评阅。 |
16 | 6.6~6.12 | 论文答辩。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