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区观前商圈多模式交通换乘模型研究开题报告

 2022-04-03 22:40: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的不断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我国的许多大中型城市己经处于或将长期面临事故频发、交通拥堵等诸多交通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会制约城市及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市容市貌的良好状态。前人学者的大量研究经验表明,仅靠增加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供给等手段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随着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人们出行方式也有更多的选择,只有多种交通方式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整个交通系统运输效率,才能使各种交通方式发挥出各自最大的作用,从而满足不同出行者的出行需求,提高出行效率,使整个交通系统协调稳定的发展。

要实现多模式交通的相互支撑,就必须要通过一系列交通政策的实施,以控制交通出行分布。它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对人们出行行为的诱导,来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现有许多大中城市,其交通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改变出行者对于出行方式的选择,以减少城市某些路段的拥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交优先”的交通发展政策,来鼓励出行者多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多乘坐公交,地铁以减少城市路网车流量。而在“公交优先”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换乘的便捷性问题,如果出行者在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时换乘不方便,会极大影响出行者对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换乘次数及类型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采用的方法及步骤:

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确定一般的换乘方式及换乘次数,并结合观前商圈的实际情况,确定出实际可行的换乘方式。以此为基础用数学公式来定量表达不同类型换乘方式所需要的时间,将其转换为本次换乘所需要的广义费用函数。之后运用arcgis软件,首先构建出自行车,公交轨道交通以及机动车三层交通网络,并在换乘点处建立连接,不同图层及路段输入相应的道路阻抗,最后通过arcgis的最短路模型求出所需时间最短的换乘路径,以此构建适合观前商圈的多模式换乘模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陈九宇,朱森来.交通出行方式决策中的锚定效应影响研究[j].公路与汽运,2020(05):12-16.

[2]张介诚.居民出行时间与出行方式的联合选择研究[j].交通与运输,2020,33(s2):24-2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3.1-3.7收集资料;设计调查表;英文翻译。

(2)3.8-3.14收集并阅读资料;设计调查表;英文翻译。

(3)3.15-3.21调查;阅读资料;设计调查表;英文翻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