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涵洞、通道在高速公路上具有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其施工进度和质量在公路建设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涵洞、通道施工多采用现场浇筑,由于施工工点分散、施工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造成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大。此外,受天气、材料周转周期、混凝土龄期等影响,施工速度缓慢。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装配化安装新理念,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
本次改扩建工程起点位于昌九高速公路昌北枢纽九江往东外环的分流处,桩号为k8 054.607,终点与正在实施中的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通远试验段起点相接,终点桩号k103 602,路线全长87.819公里。
本项目第1设计合同段共有涵洞、通道156道,其中盖板和箱形85道,圆管66道,倒虹吸3道,拱涵2道。数量上盖板和箱形占大多数,并且其孔径也大于圆管涵,工程规模占主导地位。因此本次研究将针对盖板和箱形涵洞、通道提出预制接长方案,即涵洞、通道洞身部分采用整体式箱形结构,洞口采用轻型挡墙形式集中预制,完成后的标准件运输至工点进行拼装连接,然后回填压实。原涵洞、通道洞口的拆除不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项目对比分析了预制箱涵的几种常用结构形式,如整体式、门形拼装式、左右拼块式、上下拼块式等,最终确定了门形整体式的断面结构。其综合了以上结构的优点,整体性好,预制简便,安装快捷,施工工序合理,最大节段重量控制在30t左右。
箱涵预制部分由顶板、侧墙和部分底板组成,纵向各节段采用企口连接。现场安装完成后,布置底板钢筋并与预制节段预留钢筋焊接,现浇中间底板,形成整体闭合结构。企口防水处理设置橡胶垫圈,拼接时压紧,接缝内填充沥青麻絮,结构外侧铺设防水卷材,内侧采用水泥砂浆勾缝。底板下设10cmc25混凝土基层及40cm砂砾垫层。侧面及顶部设有结构性回填区,以保证结构受力平衡,避免不均匀沉降。
本次试验目标为跨径*矢高为4*4.5m、填土高为5m的预制装配式箱涵,箱涵纵向由5个节段组成。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仔细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研究内容。
第2周:了解研究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及所要掌握的软件,安装并熟悉所需的工具,为后续毕业设文工作做好准备。
第3周: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石志源.《桥梁结构电算》(第2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