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桥梁施工过程线形监控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14 02:24:4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1目的与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相继修建了许多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桥梁跨度越大,其施工难度也越大,因此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被人们所重视,其中施工监控中的标高及线形监测问题尤为突出。对大跨桥梁实施施工过程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成桥线形和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措施。过去三十年全世界修建了大量的混凝土箱梁桥,特别是在山区,超过六十米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桥中占了很大一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结构合理,性能突出,在很多公路铁路中被应用。但桥梁施工比较复杂,桥梁的施工组织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桥梁施工监控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施工监控是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监控大桥的各项参数和指标,找出实际与设计之间的误差,通过对环境和数据进行分析,对误差进行预测和调整,从而使大桥施工后更接近设计的理想情况,即大桥的内力和线形都达到设计的要求,桥梁在可控过程下进行各阶段施工,安全可靠。桥梁施工监控最终为桥梁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保障,服务于桥梁施工的全过程。

桥梁施工监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控制施工过程中主梁的内力和线形。线形控制主要通过施工过程中对主梁的轴线偏位和标高进行实测,识别误差并对下一节段的误差进行预测,调整立模标高,使主梁的实际线形与预期目标的误差的控制范围之内,最终保证大桥的成功合拢,成桥状态的线形与设计吻合。在主梁的内力控制截面预埋传感器,对主梁的内力状态进行监测,实时把握主梁在各施工阶段的内力状态,使内力在控制范围之内,保证大桥施工的安全进行。而我本次的研究目的就是以打基沟大桥项目工程为依托,充分熟悉山区桥梁施工工艺方法,并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仿真结构模型,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桥梁的线形监控测量,研究山区桥梁监控体系,总结分析线形监控技术,并给出改进的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依托打基沟大桥建设项目,充分了解悬臂施工的施工工序,了解工程项目中的重点注意事项和施工方法。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分析模型,形成分析系统理论,并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可改进的方案。

1)、分析山区桥梁施工工艺方法。尤其是悬臂浇筑施工工序,包括挂篮前移,挂篮就位及锚固,钢筋和预应力孔道安装,砼浇筑与养护,各向预应力钢筋张拉吨位及顺序,孔道压降以及体系转换特征。并结合自己所学有关知识以及阅读资料,对这些工艺方法有总体的认识。熟悉山区桥梁施工的工序流程,熟悉重点的施工方法。

2)、在熟悉山区桥梁施工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结构仿真模型。根据打基沟大桥的建设资料,自身机构特点以及施工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包括结构的变形分析、界面的应力应变分析、预拱度分析以及施工过程安全分析。分析桥梁的线形与设计之间的差别。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进度安排

第1周: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目标。

第2周:阅读有关文献,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研究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及所要掌握的软件,安装并熟悉所需的工具,为后续毕业设文工作做好准备。

第3周:确定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4.参考文献

[1] 石志源.《桥梁结构电算》(第2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