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课题研究意义
天然产物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研究天然产物有助于人类从分子层面全面了解和认识天然产物,从而通过人工培养或人工合成的方式定向获得大批量的目标产物并造福人类。农药是用来影响和调控有害生物生长发育或繁殖的特殊功能分子,而大量高毒农药的使用造成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暴露。首先是消费者对农药毒性、农药残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即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其次是对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即对环境安全的担忧;由于农药残留过高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也遇到不少壁垒和障碍,并已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streptochlorin是一种从海洋链霉菌中提取出来的活性产物,由于其表现出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良好的抑制活性,并具广谱性,在农药领域的应用潜力较大。为了进一步增强其杀菌活性及选择性,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改造。因吲哚和咪唑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本课题将在streptochlorin的咪唑类衍生物的吲哚环上引入取代基,利用含取代基的吲哚作为原料,合成一系列streptochlorin衍生物,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测试,以获得具有优良抗植物真菌的活性化合物分子。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的目标
在2018年的研究课题中,利用van leusen咪唑合成反应,和含不同取代基的亚胺合成取代基不同的多取代咪唑化合物,经卤代反应后获得了部分高活性的咪唑替换噁唑的目标化合物。
但是在前期工作中,只是在咪唑上做取代基衍生,没有考察苯环上的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因而,本课题将基于前期已经获得的高活性吲哚咪唑化合物结构,在吲哚的苯环上做取代基衍生,期望拿到高活性的目标化合物。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利用vilsmeier-hacck反应,以含取代基的吲哚为原料,合成取代吲哚-3-甲醛。
(2)利用van leusen咪唑合成反应,将取代吲哚-3-甲醛溶于dme(乙二醇二甲醚)和无水甲醇中,加入不同种类的伯胺。待对应的亚胺合成完毕后,再加入tosmic进行关环反应,合成1-取代-5-(3’-取代吲哚基)咪唑。
4. 研究创新点
天然产物streptochlorin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如抗病毒、抗癌、抗真菌、消炎、治疗低血糖和生理功能紊乱等药理学方面的功效,对多种植物病原菌也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并具有广谱性。本课题在各专家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将噁唑环替换成咪唑环的同时,以含取代基的吲哚为原料,在streptochlorin衍生物的吲哚环上引入取代基。而至今为止,还未曾报道过对streptochlorin的吲哚环和噁唑环同时进行改造的情况,此乃本课题的一大创新点。
其次,本课题将进一步探究streptochlorin衍生物的生物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做杀菌活性筛选,意在找出具有更强活性的化合物,为今后的研究打好基础。
综上,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研究计划
(1)2019.07:完成天然产物streptochlorin的合成,并进行杀菌活性测试。
(2)2019.09-2019.10:进行第一步取代吲哚-3-甲醛的合成及表征,以三个含不同取代位点的吲哚为原料,合成3个目标产物。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