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荞麦属蓼科荞麦属双子叶植物,起源于我国喜马拉雅山系和西南地区,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救灾备荒作物。全世界荞麦属约有15个种,只有甜荞和苦荞是栽培种,其余均为野生种。荞麦因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多酚物质而具有药食价值,同时在食品中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替代传统抗氧化剂。
研究表明,所有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都会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的存在在保持正常生理代谢的同时会对机体产生潜在的威胁,例如机体老化、疾病等等。因此找到合适、高效的抗氧化剂就显得迫在眉睫。目前,由于一些合成抗氧化剂如BHT、BHA、TBHQ等被动物实验证实有毒,以及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环保消费,因而寻找安全、天然的抗氧化剂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抗氧化活性在果蔬、中草药及其副产品如荔枝壳、枇杷核、柚皮上都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证明了其提取物都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但荞麦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因此,对于研究荞麦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前景就显得尤为广阔。
与苦荞麦中主要的多酚物质是芦丁不同,甜荞中的多酚种类可达30种以上,且壳、麸皮和粉中的主要多酚类物质的种类不同,作为小杂粮,甜荞是以全谷加工方式的食品,即麸皮和心粉均为可食用部分,而麸皮是多酚富集的部分,因此研究麸皮中的主要多酚组成的结构和功能是评价甜荞功能性所必须的基础研究。本课题组研究表明,甜荞麸皮中的主要多酚是咖啡酰-6-O-吡喃鼠李糖基-吡喃葡萄糖苷,故课题将通过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得到该化合物,并分析其结构及抗氧化活性,为甜荞的功能型提供基础研究的信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利用柱层析(大孔树脂、聚酰胺、葡聚糖等材料)方法从荞麦麸皮中提取并且纯化1-o-咖啡酰-6-o-吡喃鼠李糖基-吡喃葡萄糖苷。
2、利用hplc/ms、ms/ms和nmr方法对提出物质进行结构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植物多酚是植物体内的复杂酚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多元酚结构,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在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主要有羟基苯甲酸和羟基肉桂酸化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羟基肉桂酸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与其苯环上所含羟基的数目有一定的关系。羟基的数目越多,则抗氧化性能越强。
张政等研究结果指出,苦荞类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麸皮中, 其中主要成分是芦丁, 槲皮素相对较少, 不存在橘皮素众多学者研究认为, 苦荞中的黄酮含量远高于甜荞, 主要成分为芦丁、槲皮素、山奈酚和桑色素等黄酮醇,其中芦丁占 70%~85%。与苦荞不同的是,甜荞中的多酚类物质组成复杂,特别是壳、麸皮和粉中的主要多酚类物质及含量均不相同,其中壳中的多酚类物质达到30-40种,而麸皮中的主要多酚除了芦丁外,就是咖啡酰-6-O-吡喃鼠李糖基-吡喃葡萄糖苷,该结构的确定目前只是通过质谱和二级质谱所推断出来的,而该物质的准确结构需要通过核磁共振才能得到,为此首先必须得到纯的化合物。
国内目前有关甜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是荞麦中总酚的提取工艺研究。目前所见报道中大多采用溶剂浸提法,所用溶剂包括水、甲醇、乙醇、丙酮等。由于多酚在植物体内通常与蛋白质、多糖以氢键和疏水键形式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而有机溶剂具有氢键断裂的作用,因此,有机溶剂与水的复合体系更有利于多酚的提取。国外已有大量的用液质联用法分析甜荞中多酚类物质的组成的报道,但有关甜荞中多酚物质的含量及在壳、麸皮和粉中的分布研究还很少,而麸皮作为一种多酚富集的甜荞组分,在食用时可提供丰富的抗氧化性物质,了解麸皮中主要的多酚物质的结构及抗氧化活性将有助于我们对于甜荞的功能性的评价。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1-20-2022-12-31
讨论论文选题,确定写作计划, 草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纲交指导老师审定。
第二阶段:2022-01-01-2022-01-18
5. 参考文献
[1]何永艳,冯佰利,邓 涛,安守强,高金锋,柴 岩.荞麦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76-79
[2]杨红叶,柴岩,王玉堂,陕方,王敏.不同种类荞麦中各种存在形式多酚含量的研究[j].食品科学.2011.32(17):60-64
[3]张忠慧,黄卫宁.荞麦多酚分子结构及荞麦特有性质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4,9:10-13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