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老鸦瓣tulipaedulis(miq.)baker.为百合科(liliaceae)郁金香属(tulipal.)药用植物,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辽宁、山东和陕西等省,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其除去膜质皮及绒毛后的干燥鳞茎为中药材光慈菇。据本草考证,老鸦瓣历史上曾长期作为中药材山慈菇的主要基原植物[1]。传统中医认为,光慈菇味甘、辛,性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咽喉肿痛、瘰疬结核,瘀滞疼痛,痈疖肿毒,蛇虫咬伤。目前也是治疗多种肿瘤的常用药,如咽喉癌、淋巴瘤、乳腺癌等[2-4]。
近年来由于光慈菇抗癌功效的开发利用范围不断扩大,老鸦瓣资源需求不断增大,如以光慈菇为重要原料、用于治疗乳腺癌等疾病的中成药乳核散结片为例,其年销售额已突破亿元人民币。但长久以来,光慈菇主要来源于野生,市场需求激增导致其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原料已经成为制约相关制药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老鸦瓣由野生变家种,实施规范化栽培势在必行。但在人工栽培探索过程中发现,如何促进老鸦瓣鳞茎高产、稳产、优质是阻碍老鸦瓣规范化栽培的重要问题之一。
鳞茎为地下变态茎的一种。鳞茎作为库和源的复合体,在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的作用,根据百合鳞茎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划分为母鳞茎失重期、营养生长期、鳞茎膨大期和鳞茎充实期[5-7]。前两个时期鳞茎是作为源提供营养供植株生长,后两个时期鳞茎是作为库积累养分,为来年的生长做准备。在鳞茎膨大期营养物质变化尤为重要,不仅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进程,而且关系到其鳞茎产量和品质高低[8]。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1研究目标
本项目以老鸦瓣鳞茎为研究对象,在外源激素不同的处理下,于鳞茎膨大期动态取样测定植株的贮藏物质,分析其外源激素(水杨酸、茉莉酸甲酯)与老鸦瓣鳞茎膨大期营养物质变化的关系,以期探讨外源激素对老鸦瓣鳞茎膨大期营养物质的影响机制,为生产中采用外源激素提高老鸦瓣产量提供依据。
1.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2.1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1)鳞茎采收后用湿沙贮藏越夏,于当年10月份(2013年)选取鳞片抱合紧密、无病虫害、鳞茎盘无损伤,平均质量1.5g的鳞茎,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消毒浸泡30min后,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溶液浸球3h,两种溶液均设置5个水平:0mm、0.01mm、0.1mm、1.0mm、10mm。然后,定植于规格为20*30cm的花盆中,每个处理14盆,每盆10个鳞茎。花盆置于日光温室中,正常栽培管理。
(2)各处理于第二年(2014年)2月份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每隔3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次。于鳞茎膨大期动态取样,每隔10天一次,共取样6次。并于收获期测产量及贮藏物质含量。
4. 研究创新点
研究材料的选择上具有新颖性。老鸦瓣不仅是重要的药用植物,也是研究鳞茎膨大生长特性的良好材料。本研究不仅可为老鸦瓣的生长调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可为鳞茎膨大形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3年10月准备好实验材料。
2014年2月~2014年5月 进行各项实验。
2014年5月~6月撰写毕业论文。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