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503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别名红苏、香苏、赤苏,系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1]紫苏是中国卫生部首批公布的60种巧食兼用植物之一。紫苏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近代,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
经研究表明,紫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32.51%, 多糖含量为9.43%, 迷迭香酸含量为22.8%,3种物质总含量高达64.74%。[2]为了充分利用紫苏资源,本研究拟从紫苏中进行甘油糖脂的提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这不仅可以提高植物原料的附加值,对于发现新的功能活性的甘油糖脂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糖脂是指糖通过其半缩醛羟基以糖苷键与脂质连接的化合物。鉴于脂质部分的不同 ,糖脂可分为鞘糖脂、甘油糖脂以及由类固醇衍生的糖脂 ,其中脂类部分为甘油脂的称甘油糖脂 ( glycoglycerolipid)[3 ]。糖脂是一类两亲性化合物, 这种特殊的两亲性使它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4-7]。甘油糖脂主要存在于植物界和微生物中, 是细菌原生质膜、植物叶绿体类囊膜的主要组成成分, 参与细胞膜的识别活动[7]。 糖脂结构的多样性及具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一些具有药理活性的甘油糖脂已从各种有机体特别是海洋微藻中分离出来[8]。研究甘油糖脂的提取、结构及其生物活性,对开发和研制新型食品防腐剂、药品和保健品有极大的价值。
目前,甘油糖脂的制备方法有从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微生物生物合成和化学或酶法合成。其中,从植物和微生物中进行天然提取是研究最多的,而藻类又是主要的提取材料。cho[9] 从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escens)中分离得到了四种甘油糖脂,分别是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s),二半乳糖甘油单酯(dgmgs)和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gdgs)。kim等[10]从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中分离出两种新的半乳糖基甘油二酯:(2s)-1-o-(5z,8z, 11z,14z,17z-二十碳五烯酰)-2-o-(9z,12z,15z-亚麻酰)-3-o-β-d-吡喃半乳糖基甘油和(2s)-1-o- (9z,12z, 15z-亚麻酰)-2-o-(6z,9z,12z,15z-十八碳四烯酰基)-3-o-β-d-吡喃半乳糖基甘油。plouguerne等[11]从马尾藻海黍(sargassum muticum)中提取到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mgdgs。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预期研究目标
研究从紫苏中分离制备甘油糖脂的方法,并对所制备的甘油糖脂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
2、预期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①总脂肪提取:原料经粉碎研磨后,采用氯仿-甲醇提取总脂肪,旋转蒸发挥干溶剂,获得总脂肪,计算总脂肪得率。
②分离纯化:采用大孔树脂对总脂肪进行分离,将甘油糖脂和其中的脂肪、磷脂、色素等其他杂质分开,获得甘油糖脂混合物。薄层色谱(tlc)对分离效果进行监控。然后用硅胶柱层析对甘油糖脂进行分离纯化。硅胶柱层析所获得的甘油糖脂进一步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分离,制备mgdgs和dgdgs单体,分析型hplc进行检测。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关于甘油糖脂分离提取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藻类方面;对其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肿瘤、抗炎,关于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报道比较少,本项目对紫苏中甘油糖脂进行分离提取、结构鉴定和抗氧活性的比较研究,这正是本项目的创新性所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总脂肪的提取及甘油糖脂分离;
(2)高效液相检测所提取的甘油糖脂纯度;
(3)甘油糖脂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