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豆类食品在亚洲被广泛食用。
因为它丰富的营养价值,如富含蛋白质,多糖,膳食纤维等,大豆制品如豆芽、豆浆和豆腐等都很受欢迎,然而大豆中也含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植酸(phytic acid)。
植酸是植物籽粒中磷的主要贮存形式,其可以和ca2 、fe2 和zn2 等离子共价结合,同时也可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由于植酸很难被单胃动物或人类吸收利用,这些效应会影响矿质元素及蛋白质在人体中的生物利用率。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 研究目标本课题利用乳酸钙和乳酸钙 氯化镧处理大豆进行发芽,研究其对植酸降解及低级磷酸肌醇富集的影响;外源植物激素对乳酸钙降解植酸富集磷酸肌醇效果的影响以及几个信使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钙离子的含量及定位,最终为生产低植酸大豆芽菜及其衍生品提供技术指导及理论依据。
(二) 研究内容设立2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1)乳酸钙(分别处理0天、2天、4天)(2)乳酸钙 氯化镧(分别处理0天、2天、4天)(3)对照(去离子水侵泡,分别处理0天、2天、4天)测定不同处理下生长状态的变化(如:芽长、株重、含水量、呼吸速率等)、植酸含量、低级磷酸肌醇含量、植物激素水平的变化,植酸酶和磷酸酶的活性、钙的含量及其分布,从分子水平揭示植酸降解、低级磷酸肌醇富集与钙的关系及其机理。
为开发富集低级磷酸肌醇豆类芽菜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 研究方法采用常规理化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测定大豆籽粒发芽过程中植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指标。
(二)技术路线将大豆芽菜分为乳酸钙处理组(处理0天、2天、4天)、乳酸钙 氯化镧处理组(处理0天、2天、4天)及去离子水对照组(处理0天、2天、4天),再分别研究其植酸降解,低级磷酸肌醇富集,植酸代谢酶的活性,各激素水平,钙离子的去向及活性等。
(三) 实验方案①试材处理:称取一定量大豆种子,选色泽新鲜、籽粒饱满、无虫蛀、无霉烂、无残破、豆粒大小均一、发芽势强的优质豆,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 min,去离子水冲洗至ph中性在30 ℃条件下浸泡6 h。
4. 研究创新点
植酸作为谷豆类食品中的抗营养因子,一直影响着人体对一些矿质元素和蛋白质的吸收利用,但采用化学或生物手段将植酸降解,生成的肌醇-3-磷酸(IP3)等低级磷酸肌醇,既可保持植酸原有的抗氧化与防癌症等生理功能,又能避免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同时增补调控细胞代谢、保护心脏和降低血压等作用。
利用乳酸钙处理大豆籽粒发芽的过程也未见报道,而其中植酸降解机理、能量代谢情况、激素水平的变化还没有人做过深入研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2015年11月:查阅相关文献,理论准备。
2015年12月-2016年1月:购买实验材料,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及预实验。
2016年3月-2016年4月:研究几种处理降解植酸的效果极其机理。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