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双孢菇又称白菇,口蘑,因其营养价值[1]、药用特性[2]、特殊口感等被越来越多消费者喜爱,是继香菇和侧耳属菌之后的第三大栽培品种[3]。由于双孢菇水分含量高,组织柔嫩,表面无保护结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比较剧烈,易受病菌侵染和机械损伤引起腐烂变质,给鲜货储存、运输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无法满足市场对鲜货的需求。因此,为了控制双孢菇采后运输及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需要对双孢菇进行研究,从而延长双孢菇的货架期、提升商品价值。
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研究出了不同的保鲜方法来控制双孢菇采后品质劣变,提升其商品价值。例如,对双孢菇采用低温储藏、气调储藏[4]、电子束照射[5]、涂膜、精油、臭氧[6]、辐照[7]、化学药剂等处理。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保鲜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缺点,例如,食品安全隐患、营养流失、产品风味影响、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生产成本高及操作繁杂等,不利于工业化的生产。
壳聚糖来源于几丁质,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类聚合物,存在于甲壳类动物、无脊椎动物、大多数真菌及藻类和昆虫中。壳聚糖安全无毒,利用其抗氧化性以及抑菌性可制成功能薄膜,用于食品的保鲜[8]。为了进一步加强壳聚糖膜的特性,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壳聚糖膜中加入抗菌、抗氧化活性物质。咖啡酸具有众多生物活性,包括抑菌、抗病毒、抗炎症等,可在食品、化妆品和药品中安全使用。壳聚糖-咖啡酸接枝共聚物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拟将其用于保鲜双孢菇,对保鲜效果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延长双孢菇的货架期。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 本研究主要采用edc介导的交联法合成壳聚糖-咖啡酸接枝共聚物,并将其涂抹在pe膜上,用于双孢菇的贮藏保鲜。通过测定双孢菇在贮藏期间的失重、含水量、硬度、褐变度、多酚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壳聚糖-咖啡酸接枝共聚物对双孢菇的保鲜效果。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双孢菇含水率高,呼吸旺盛,采后常温下极易因呼吸作用和微生物感染而发生开伞、 萎缩、褐变、腐烂,导致其商品价值和营养价值的下降甚至丧失,因此拟将壳聚糖-咖啡酸接枝共聚物用于双孢菇的保鲜,解决其采后保鲜问题,减少其营养成分的损失,延长双孢菇的货架期。
3.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双孢菇采后因其旺盛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导致其失重、易受微生物侵害,发生酶促褐变、菌盖开伞、变质腐烂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双孢菇的商品价值。壳聚糖安全无毒,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抗氧化性和成膜性等特性,可用于蔬菜水果的保鲜。因此,如何利用壳聚糖抑制双孢菇后熟过程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是几十年来国内外生理生化专家所关注的热点。
国内的研究成果,例如李冠喜等[9]用不同分子质量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复合保鲜液处理双孢菇子实体,并探讨了处理后双孢菇的生理生化变化和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能够延缓双孢菇的衰老,延长其贮藏期;张宇航等[10]用竹汁和壳聚糖混合液处理双孢菇,研究复合涂膜对 ( 4 1 ℃) 下贮藏的双孢菇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中添加竹汁能增强保鲜效果,可将双孢菇的货架期延长至14 d以上;刘爽[11]将壳聚糖-没食子酸接枝共聚物膜,用于双孢菇的保鲜并评价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没食子酸接枝共聚物膜在双孢菇的采后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了壳聚糖涂膜保鲜果蔬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以壳聚糖为涂膜材料进行的保鲜试验有草莓、西红柿、苹果等。ghaouth等[12]用壳聚糖涂膜处理草莓,置于3℃环境中,第21天涂膜组的腐败率仅为11%,而对照组却高达52%。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涂膜保鲜番茄,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kittur等[13]用以纤维素和淀粉的羧甲基取代物制成的膜,以纤维素和淀粉的羟甲基取代物制成的膜,以壳聚糖制成的膜,以羧甲基壳聚糖制成的膜,分别用这四种膜对香蕉和芒果进行贮藏。其贮藏条件为温度27 2 ℃,相对湿度65%。结果如下:以纤维素和淀粉为基础的膜可以有效的降低香蕉和芒果的呼吸速率,延缓衰老,却不能减少失重;以壳聚糖为基础的膜不仅可以减少失重,还能有效抑制微生物感染,它对香蕉和芒果的贮藏效果最好。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前期:确定实验内容,选定论文题目。以壳聚糖保鲜双孢菇为核心,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翻阅。对已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论证分析壳聚糖-咖啡酸接枝共聚物保鲜双孢菇的可行性、有效性、实用性,撰写开题报告。中期:整合已有资料,根据查找的数据和相关资料,确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证明壳聚糖-咖啡酸接枝共聚物对双孢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对实验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研究其解决方案,反复推敲整合,并进行修改完善,准备论文中期检查。后期:完成论文的初稿部分,向指导老师寻求意见,优化论文的结构,润色语句,查缺补漏。整合论文资料,定稿。熟悉论文内容,增强自己对论文内容的把握,进行一定的思维发散,设计论文答辩,进行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mattila, pirjo, k?nk?, karoliina, eurola, merja,etal. contents of vitamins, mineral elements, and some phenolic compounds incultivated mushroom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mp; food chemistry,49(5):2343-2348.
[2] sang chul jeong, yong tae jeong, byung keun yang,etal. white button mushroom (agaricus bisporus) lowers blood glucose andcholesterol levels in diabetic and hypercholesterolemic rats[j]. nutritionresearch, 2010, 30(1):49-56.
[3] f.m.n.a. aida, m. shuhaimi, m. yazid,et al.mushroom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prebiotics: a review[j]. 20(11-12):0-575.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