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房气密测试与改造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29 09:48:0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源于对粮食的热爱,源于对土地的尊重,源于对粮仓带给我们的心里的安全感,我选择了这个题目。也感谢万老师给我这个接近食品原料,粮食储存的机会,让我体会到了很多生活中的感悟。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仓房气密性实验

关键问题:如何实现仓房的气密性

写作提纲:实验操作,数据提取,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改进措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粮仓气密性的状况为保证气调储粮和熏蒸杀虫的效果,国外发达国家对仓房都有各自的气密性要求。澳大利亚筒仓气密标准为打压后空仓初始压力从2.5 kPa 降至 1.5 kPa 所需时间大于 5 min 的仓房为气密一级;从 1.5 kPa 降至 0.75 kPa 的时间大于 5 min 的仓房为气密二级;从 0.75 kPa 降至 0.25 kPa 的时间大于5 min 的仓房为气密三级 [14]。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也推荐使用此标准。日本对粮仓的气密要求更为严格,筒仓建成后要进行密闭程度审查,在空仓条件下加压到 4.9 kPa, 20 min 后筒仓内压力仍不低于 1.96 kPa 则认为该仓房气密性合格。荷兰采用压力衰减法检测粮食筒仓的气密性。筒内压力从 2 5 kPa 降至 1.5 kPa、从 1.5 kPa 降至 0.75 kPa、从 0.75 kPa 降至 0.25 kPa 分为 3 个气密性等级,半衰期均不低于 5 min、符合标准的筒仓才能进行熏蒸作业

我国粮仓气密性的现状 我国原无明确的仓房气密性标准,在以往仓房建设中,由于认识和经济上的原因忽视了对粮仓气密性的要求。而是在新仓投入使用后,仓储部门再对仓房不合适的部位进行改造。最突出的例子是 1998 年国家250 亿 kg 的粮仓建设,在设计中未考虑仓房的气密措施,在新仓建好后,相关部门才出台我国新建仓验收的最低气密性标准,即 500Pa → 250Pa 的压力半衰期为平房仓≥ 40 s,筒仓、浅圆仓≥ 60 s。对未达到气密要求的仓房,国家增拨费用进行气密性改造,既花钱、又费工、效果还差。我国仓房的气密性普遍较差,在实际生产中粮库只能对熏蒸仓采取薄膜密闭门窗孔洞、气调仓采取大气囊密闭粮面等临时密闭措施,以弥补仓房气密性差的不足,达到熏蒸与气调作业对仓房气密性的最低需求,但操作繁杂、作业费用高。2010 年,国家标准《粮食储藏 平房仓气密性要求》(GB/T 25229-2010)颁布,表明我国开始注重仓房的气密性。近几年新建仓房的气密性明显好于以往所建仓房,如余杭区粮库平房仓气密性达到 3 ~ 6 min,广州南沙库、东莞常平库的浅圆仓气密性达到 7 ~ 15 min。因此,为提高储粮技术应用效果和降低保管费用,必须提高仓房的气密等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气密性的好坏成因与改进问题。

撰写方案:通过实验数据与学过的知识进行推断思考。

5. 参考文献

粮食仓房的气密性分析Analysis of the Air Tightness of Grain W arehouse

◎陶金亚 1,张来林 1,黄浙文 2,渠琛玲 1,李建锋 1,李超彬 1(1.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 中央储备粮三亚直属库,海南 三亚 572000)Tao Jinya1, Zhang Lailin1, Huang Zhewen2, Qu Chenling1, Li Jianfeng1, Li Chaobin1(1.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1, China;2.State Grain Reserves Sanya Depot, Sanya 572000, China)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