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沿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蚓粪产量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1-08-08 19:52: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蚯蚓是土壤动物中重要类群,是土壤生态学家研究比较广泛的大型土壤动物,它们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土壤结构改善及养分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必然会对土壤有机质输入、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Ca离子等土壤物理化学环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土壤蚯蚓的数量及蚓粪产量,最终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动态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调查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蚯蚓数量及蚓粪产量的影响,初步分析土壤蚯蚓对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为全球土壤碳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及技术理论支撑。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蚯蚓的应用研究在欧美等国家发展十分迅速。蚯蚓不仅在改良土壤中起重大作用,在处理垃圾、污泥和畜禽粪便等方面有重大作用。同时利用蚯蚓粪便开放的新型天然药物、饲料添加剂、功能肥料等已成为当今热点。

我国重点研究蚯蚓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腐殖质含量、土壤通透性等影响;蚯蚓对作物秸秆、植物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的分解作用和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蚯蚓对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等。利用蚯蚓处理垃圾、废渣和重金属污染等。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研究通过调查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蚯蚓数量及蚓粪产量的影响,初步分析土壤蚯蚓对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为全球土壤碳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及技术理论支撑。

计划在东台林场选择杨树人工林、水杉林、毛竹林、苗圃地和荒草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每种林分内随机选择5个采样点,采样面积40*40cm,分0-10、10-20、20-40cm三层土壤分层取样,调查蚯蚓的数量和生物量。同时收集蚓粪,测定蚓粪的有机碳含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团聚体分布等指标;并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有机碳、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壤盐分等指标的测定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将分林种(杨树人工林、水杉林、毛竹林、苗圃地和荒草地)采样,土壤分层取样,且通过调查土地的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蚯蚓稳定性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