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于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面积的森林、草地和沼泽等变成了城镇、村庄道路、农田和牧场,而造成了生境的破碎化,即使生境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或破碎化的影响,该生态系统和物种也可能会受到人类活动带来的深远影响。环境退化最敏感和普遍的形式是污染,常常是由杀虫剂污水农用化肥、工业化合物与废弃物、工厂与机动车排放气体以及受侵蚀的山坡产生的沉降颗粒导致的(Relyea,2005)。环境污染有时是清晰可见的、影响显著的,例如海湾战争引起的大规模原油喷射;但也有些污染是隐蔽的、不可见的,却很可能带来巨大的威胁主要是因为污染会造成隐秘性的危害,因此对生物进行基因研究和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斗鱼属(Maopodus)鱼类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me)攀鲈亚目(Anabanloidei)斗鱼科(Belontidae)斗鱼亚科(Macropodinae),是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小型淡水鱼类。斗鱼属现已知有5种,我国已记录3种,分别为叉尾斗鱼(M.opercularis)、圆尾斗鱼(M. chinensis )和香港斗鱼(M. hongkongensis),另外2种产于越南,即越南斗鱼(M.spachti)和红鳍斗鱼(M.crytrpterus),而我国特有的香港斗鱼有灭绝危险,所以圆尾斗鱼在如今的生存环境下可能会有一些生存危机,因而探讨对基于CytB序列的圆尾斗鱼遗传变异及种群分化研究,对保护圆尾斗鱼提供理论基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斗鱼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开始对斗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产卵繁殖、胚胎发育、食物构成、灭蚊特性及生物学方面有过一些研究,国外对斗鱼的研究起步较早,对斗鱼的研究也远比国内深入,其研究涉及到形态、生殖生理、生态、遗传、进化、行为生物学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分子水平层次的研究极少。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选题以圆尾斗鱼为材料进行CytB序列的圆尾斗鱼遗传变异及种群分化研究。通过Cyt B 基因引物扩增无锡、镇江、黄石、淮安、铜陵等5个地理种群圆尾斗鱼基因组DNA,基于扩增测序结果分析圆尾斗鱼遗传变异及种群分化。从而探讨圆尾斗鱼小种群的近交对繁殖和生存不利的影响(近交衰退); 圈养种群的遗传适应及其对物种回归引种的不良影响;分子遗传分析在弄清与保护相关的物种生物学中的作用:远交对遗传健康度的不利影响(远交衰退);为保护圆尾斗鱼提供理论基础。
计划:(1)12月25日1月15日:根据所选课题,阅读与之相关的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2)3月1日5月10日:熟悉离心机、分光光度计、荧光定量PCR仪等实验设备的操作;完成对实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3)5月11日5月20日:对整理好的数据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比较其中的差异和相关性。(4)5月21日6月20日:根据上述统计和分析的结果,撰写毕业论文,并完成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前人对斗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产卵繁殖、胚胎发育、食物构成、灭蚊特性及生物学方面有过一些研究。本研究以圆尾斗鱼为材料,首次通过Cyt B 基因引物扩增无锡、镇江、黄石、淮安、铜陵等5个地理种群圆尾斗鱼基因组DNA,首次在5处较远地区进行对比,基于扩增测序结果分析圆尾斗鱼遗传变异及种群分化,为保护圆尾斗鱼提供理论基础。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