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BC1F5、BC2F4及BC3F3的温室适合度开题报告

 2022-01-29 18:41: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

油菜是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是目前转基因植物中研究最多的一类植物,也是迄今国际上大面积种植的四大转基因作物之一[1]。 2014年,主要转基因作物中,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的种植面积分别约为50%, 30%、 14%和 9%。转基因油菜的主要种植国分别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智利,其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种植了800万公顷和34.2万公顷的转基因油菜,分别占总转基因油菜种植面积的49%和2%,其余约49%的种植面积分布在美国和智利[2]。虽然我国目前尚未有转基因油菜的商业化种植,但是转基因油菜籽的商业进口在我国非常频繁,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转基因油菜的进口量在100多万t到300多万t之间波动[3],进口的油菜籽主要来自加拿大,大多是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籽,大量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籽的进口还可能由于在运输加工过程中通过种子造成抗性基因逃逸,导致生态风险。目前已有多例转基因油菜种子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逃逸的报道[4-7]。因此开展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漂移非常有必要。

因为油菜是异花授粉植物,它的花粉可以通过虫媒或风媒途径进行远距离传播,而且花粉存活时间较长,导致与近缘种容易发生杂交,产生转基因油菜中的抗除草剂基因向近缘种中漂移的现象。如果野生近缘种是一种重要的杂草,而且抗性基因又能提高起适合度的话,就会给农田杂草防除带来新的难题,对生态环境造成冲击[8]。因此对转基因油菜的环境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1、 对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中的抗性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以及近缘杂草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4代(bc1f5)、回交2代子3代(bc2f4)、回交3代子2代(bc3f3)在温室条件下的适合度进行跟踪研究;

2、同时研究抗草丁膦基因在回交1代子5代、回交2代子4代、回交3代子3代中的遗传规律,为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向野芥菜的渗入提供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swallow,liberty link,event hcn92)来自加拿大,纯合、含有2个拷贝的(连锁)的pat基因,野芥菜(b. juncea var. gracilis)采集于南京江浦,以正反回交1代子4代(bc1f5)、代、回交2代子3代(bc2f4)、回交3代子2代(bc3f3)为实验材料。

材料种植:在南京农业大学牌楼玻璃温室进行。从经过抗性筛选和抗性检测后存活下来的植株中挑选生长健壮、大小适中的植株,按照实验设计进行盆钵移栽。盆钵中所用土壤来源一致均为菜园土,且事先与腐殖质按1:1比例混合均匀。所用盆钵大小一致(口径23cm,深24cm)。每盆移栽一株。抗性油菜、野芥菜各移栽20株,每种后代各移栽80株。开花期时对各植株进行套袋自交防止窜粉,成熟后整株收获考种并收取种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项目以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的回交1代子4代、回交2代子3代、回交3代子2代为材料,研究抗性基因在回交代子代中的传递频率,在温室条件下的适合度,分析回交代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抗性基因的传递、后代适合度的变化规律,探索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渗入到野芥菜中的过程,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基因安全性评估提供更科学和深入的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3.9-1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实验步骤和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识;

2013.12:对抗性筛选后的回交1代子4代、回交2代子3代、回交3代子2代移苗到牌楼温室的盆钵中;

2014.3-5:对实验材料进行管理,并套袋,使其自交;测定营养生殖指标莲座状直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