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高产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开题报告

 2022-04-08 20:23:4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普鲁兰酶是一类淀粉脱支酶,又称茁霉多糖酶(pulluanase),能够通过切开支链淀粉分支点中的α-1,6糖苷键,切下整个分支结构,形成直链淀粉,从而专一性水解普鲁兰糖(pullulan)。

与异淀粉酶不同,普鲁兰酶能够将最小单位地支链分解,最大程度上利用淀粉原料。

依据普鲁兰酶的底物特异性可以分为两大类:Ⅰ型普鲁兰酶(ec3.2.1.41)又称脱支酶,能够特异性水解普鲁兰糖和α-1,6糖苷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 土壤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 2. 土壤普鲁兰酶产生菌的初步鉴定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实验材料 1.1主要试剂 酒石酸钾钠、去离子水、3, 5二硝基水杨酸、氢氧化钠、苯酚、na2so4·7h2o、碘、碘化钾、普鲁兰糖、磷酸氢二钠溶液、磷酸二氢钠溶液 1.2主要材料 土壤样品、糯米淀粉、蛋白胨、酵母膏、kh2po4 、k2hpo4 、mgso4·7h2o 、琼脂、红色普鲁兰糖、牛肉膏、玉米淀粉 1.3主要试剂配制(1)dns试剂:称取酒石酸钾钠122.1674 g,放入400 ml去离子水中,加热溶解,加入3, 5二硝基水杨酸3.15 g,继续加热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钠10.5g,加热溶解,加入苯酚2.5 g,加热溶解加入na2so4·7h2o 4.9972 g(期间加热温度控制在60℃以内),冷却,用去离子水定溶至500 ml,贮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放置2周后使用。(2)碘试剂:称取2.2 g碘、4.4 g碘化钾,用去离子水将其完全溶解后定溶至100 ml,贮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3)普鲁兰糖溶液(0.5%):称取普鲁兰糖0.50 g,加入90 ml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定容至100 ml。(4)磷酸缓冲溶液(ph6.0、0.2 m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配制好的0.2 m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溶液以12.3:87.7比例混合。 1.4培养基配制(1)分离培养基:糯米淀粉25.0 g,蛋白胨5.0 g,酵母膏5.0 g,kh2po4 0.5 g,k2hpo4 0.5 g,mgso4·7h2o 0.1 g,琼脂25.0 g,加水定容至1000 ml,ph6.0。(2)鉴别培养基:nacl 2.0 g,酵母膏2.0 g,蛋白胨10.0 g,红色普鲁兰糖3.0 g,琼脂25.0 g,ph7.0。(3)保藏培养基:同分离培养基成分;(4)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0.0 g,牛肉膏3.0 g,nacl 5.0 g,加水定容至1000 ml,ph6.0。(5)发酵培养基:玉米淀粉20.0 g,酵母膏10.0 g,kh2po4 1.0 g,mgso4·7h2o 0.5 g,feso4 0.01 g,加水定溶至1000 ml,ph6.0。 培养基灭菌条件:高压蒸汽灭菌锅121℃,灭菌20 min。 2、分离方法 2.1土样预处理 将采集的各种土壤样品用无菌塑料袋或小瓶封存,编号,于4℃条件下保存。 2.2初筛 称取5 g土样于45 ml生理盐水中,加入玻璃珠,充分震荡、静置1 h;取10 ml上清,做梯度稀释,选择合适稀释度涂平板,30℃培养48 h;在分离平板中滴加适量1%的碘液,挑取有透明圈的菌株进行划线分离纯化,30℃培养24 h;把具有透明圈的菌株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中,温箱中培养48 h,将在添加有红色普鲁兰糖平板上能产生透明圈的菌株挑选出,纯化两次。 2.3 复筛 将初筛得到的菌种,挑取少量,接种于装有20 ml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0 ℃培养16 h。再将种子培养基倒入装有40 ml发酵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回转式恒温调速摇瓶柜中200 r/min进行好氧发酵,30℃发酵48 h。 3、酶活力测定 取发酵液,5000 r/min离心10 min,得到上清酶液,在洁净试管中加入1 ml 0.5%普鲁兰糖溶液、1 ml ph6.0的磷酸缓冲液,60℃水浴加热5 min,加入1 ml酶液,60℃保温30 min;加入1.5 ml dns试剂,沸水浴5 min,显色,流水冷却。520 nm测定od值。对照组为煮沸 10 min 灭活处理后的酶液。 4、酶学性质测定 4.1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及温度稳定性 将适当稀释后的酶液与底物分别置于 25、30、35、40、45、50、55、60 ℃下反应 30 min,测定重组普鲁兰酶的酶活力,以酶活力最高者为 100%对照,以探究该重组普鲁兰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将粗酶液分别置于 35、40、45、50 ℃条件下保温 15、30、45、60、75、90、105、120 min,然后加入到底物中置于最适温度下反应 30 min,测定其剩余酶活力,以未保温处理的粗酶液的酶活作为 100%对照,探究该普鲁兰酶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4.2 ph 对酶活力的影响及ph稳定性 在最适反应温度下,将适当稀释后的酶液分别与ph 3.0、4.0、5.0、6.0、7.0、8.0、9.0、10.0 缓冲液配置而成的1%普鲁兰糖反应 30 min,测定相应的酶活力,以酶活力最高者为 100%对照,研究该酶的最适作用 ph。将粗酶液分别置于 ph 3.0、4.0、5.0、6.0、7.0、8.0、9.0、10.0 缓冲液中室温保存 1 h 后,于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下反应,测定其剩余酶活力,以未作处理的酶液的酶活力作为对照,探究该普鲁兰酶在不同ph下的稳定性。 5、鉴定 5.1初步鉴定 使用半自动细菌鉴定仪。 5.2 16s rdna分析 将得到的菌种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摇床180 r/min、37℃培养12 h;获取菌液,进行16s rdna pcr基因扩增。

16s rdna pcr引物: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

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

pcr扩增体系(20μl): 10×ex taq pcr buffer 2μl dntp(10mmol/l) 1.6μl its1 1μl ts4 1μl dna模板 1μl ex taq dna聚合酶 0.2μl 超纯水 13.2μl扩增程序: 94℃(预变性) 5 min 94℃(变性) 45 s 50℃(退火) 45 s 72℃(延伸) 100 s (循环32次) 72℃(最终延伸) 7 min

目的片段长度约为1.5 kb,将得到的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用试剂盒进行胶回收,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用abi prismtm377xl dna sequencer进行测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朱金峰,孙会忠,王小东,宋月芹,孙明辉,陈冲,陈启龙.烤烟根际土壤产普鲁兰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活性[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5):3856-3859.

[2]高涛. 产耐热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及其诱变选育[d].南京农业大学,2017.

[3] 唐宝英. 耐酸耐热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2001, 28(1):39-4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2022-1学期17-20周~2022-2022-2学期1-2周(2022-12-28~2022-3-14),接受任务、查阅和翻译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第3周~第5周(2022-3-15~2022-4-4),完成实验前准备工作,配制各实验所需药品。

3、第6周~第7周(2022-4-5~2022-4-18),预实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