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工农业发展,大量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并共存,构成复合污染,造成环境恶化。因此复合污染研究逐渐成为环境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壬基酚(nonylphenol,np)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然而,研究表明,np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会对受污染生物的内分泌生理功能等产生负面作用。np和镉(cd)是环境中常见的化学毒物,存在于大气、饮水和食品中的污染多具有伴发性而形成复合污染。近年来已有许多关于np和cd对动物毒性效应的报道,但这些研究大多限于单一污染,对其联合毒性研究较少。研究表明,np和cd联合染毒对动物的毒性损伤存在品种和器官的差异,因此建立评价np和cd联合染毒对动物的毒性损伤的生物监测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蚯蚓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陆生生物与土壤生态传递的桥梁。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对蚯蚓都有不同程度的威胁,蚯蚓对各种污染物也表现出不同的反应,np和cd对蚯蚓的生存、生长、体内生理代谢以及繁殖都将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利用蚯蚓作为指示生物来反映土壤污染状况,已成为土壤污染生态毒理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文拟从土壤动物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指标来研究np和cd对赤子爱胜蚓的联合毒性损伤,为揭示np和cd对赤子爱胜蚓的联合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依据,以期构建np和cd复合土壤污染早期预警的生物指示物和生物检测靶标,探索寻找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用代表性土壤模式动物(赤子爱胜蚓)与供试环境激素壬基酚(np)和重金属(cdcl)作为供试材料。
(2)赤子爱胜蚓进复合污染模拟试验,计算lc50;确定低、中、高毒性试验浓度。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滤纸接触法对赤子爱胜蚓进行np和cdcl2 暴露,初步探讨np和cdcl2 复合污染对赤子爱胜蚓的毒性效应。
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
4. 参考文献
[1]maximepauwels,hlnefrrot,dimasouleman,franckvandenbulcke.usingbiomarkersinanevolutionarycontext:lessonsfromtheanalysisofbiologicalresponsesofoligochaeteannelidstometalexposure[j].environmentalpollution.2013,179:343-350
[2]赵丽,邱江平,沈嘉林,王雷.重金属镉、铜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试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5,23(4):366-370
[3]徐冬梅,文岳中,李立,钟旭初.pfos对蚯蚓急性毒性和回避行为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215-220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⑴2022年11月1日2022年12月19日:确定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见面.查阅相关文献。
⑵2022年12月22日2022年03月2日:接受任务书。
⑶第1-3周(2022年03月2日2022年03月20日):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预实验。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