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基酚对陆生无脊椎模式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开题报告

 2022-03-22 20:31:0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壬基酚(4-nonylphenol,4-np)是一类已被确认的有代表性的环境激素,在常温下稳定,不易被氧化,可经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并具有生物蓄积性。1992年美国监测了30条主要河流,其中13条检测到np,含量最高达到0.11和0.64μg/l之间。

壬基酚作为一种工业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高度生物蓄积性,人群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水,水生动物、乳汁等食物接触np,np能干扰多种动物的生殖、免疫和内分泌等系统,导致胚胎发育毒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神经毒性等。其毒性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影响胚胎期器官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影响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以及内分泌代谢器官产生脂质过氧化损伤等。

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由于的脂溶性,而致使大量的聚集于自然土壤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以np为供试污染物,以土壤动物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为陆生无脊椎动物模式受体生物,研究np对陆生无脊椎动物的毒性作用,以期构建np污染无脊椎动物早期预警的生物指示物和生物检测靶标,探索寻找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并可为陆地生境中np的生态毒理学阈限标准和控制基准提供依据。

预期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课题通过壬基酚这一毒性试剂对赤子爱胜蚓的生理,行为,死亡率的影响进行研究。

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chun chen, shengguo xue, qixing zhou, xiujie xie. multilevel ecotoxicity assessment of polycyclic musk in the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using traditional and molecular endpoints [j].ecotoxicology.2011,20:1949-1958

[2]张海丽,边海燕,杨跃志,李正炎.酚类污染物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和解毒系统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海 洋大学学报. 2012,42(3):21-26

[3]徐冬梅,文岳中,李立,钟旭初.pfos对蚯蚓急性毒性和回避行为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215-2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⑴2013年12月23日2022年1月19日:确定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见面。查阅相关文献。

⑵第1周(2022年02月17日2022年02月21日):接受任务书。

⑶第3-4周(2022年03月3日2022年03月14日):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预实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