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课题意义沙门氏菌( salmonella sp.) 是全球范内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致病菌,在欧洲和美国,沙门氏菌位于食源性细菌食物中毒致病因子的第1名,每年会导致十几万人食物中毒[1-2]; 在中国,沙门氏菌的致病性仅次于副溶血性弧菌,位于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因子的第2 名[3]。
食品受致病菌污染的途径很多,其中交叉污染是致病菌污染的最主要途径,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显示,27% 的污染来自于食品加工设备等造成的交叉污染[4]。
食品器械设备引起的交叉污染主要来自于器械设备表面存在的粘附菌体[5]; 沙门氏菌可以粘附、生长于食品及加工器械表面(不铸钢、玻璃、塑料、橡胶、陶瓷和木质等),在菌体-菌体和菌体-接触面的相互作用下,通过菌体增殖、分泌胞外基质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细菌聚集体,该聚集体被称为生物菌膜[6]。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揭示沙门氏菌中ArcZ、invR、omrA、OxyS四种非编码小RNA对沙门氏菌粘附性能的影响,及所形成的生物菌膜在空间结构和EPS组分构成上的变化,确定与生物菌膜形成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规律;研究肉源沙门氏菌在肉品不锈钢接触表面的粘附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为更新、制定肉品加工环节微生物安全标准提供参考,为新型除菌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2.研究内容(1)通过对野生沙门氏菌特定基因片段进行敲除,得到四种突变型菌株;(2)将野生型和突变型沙门氏菌培养不同时间(12小时,1天,2天,3天),通过吸光光度法测量生物菌膜的形成程度,研究4种非编码小RNA对沙门氏菌在塑料上粘附性能的影响;(3)将野生型和突变型沙门氏菌培养不同时间(3天,5天),通过Raman光谱测定所形成的生物菌膜在空间结构和EPS组分构成上的变化,研究4种非编码小RNA对沙门氏菌在不锈钢上粘附性能的影响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分子水平角度探究沙门氏菌生物菌膜形成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沙门氏菌的工业化控制措施奠定基础,为阐明肉品加工环境下沙门氏菌的交叉污染机理提供依据,为沙门氏菌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培养浮游态与粘附态的沙门氏菌↓分别提取RNA并逆转录↓确定粘附生存方式下的调控基因↓敲除特定调控基因↙ ↘96孔板培养不锈钢片培养↓ ↓生物菌膜染色Raman光谱扫描↓酶标仪测定吸光度2.可行性分析(1)立论可行我院的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期从事沙门氏菌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且该项目是原有研究基础上的延伸,故立论可行。
(2)实验方案可行本实验方案设计合理,工作量适中,实验难易程度符合本科生科研能力,且本实验所采用的技术皆已较为成熟,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以提供试验所需的微生物及理化分析检测条件,故实验方案可行。
4. 研究创新点
纵观目前的研究现状,总结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关于食品加工接触面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生物菌膜研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多数研究中的菌株并非来源于食品或者食品加工接触面,菌株差异性导致研究结果对实际指导意义有限;②多数研巧停留在生物菌膜微观结构的表象观察,对食品加工环境下形成生物菌膜的EPS组分探究鲜有报道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本研究以肉品中的主要致病菌-沙门氏菌为研究对象,以塑料和304不锈钢材质(加工机械设备的主要材质类型)为生物菌膜形成表面,拟在分离、鉴定得到肉源沙门氏菌菌株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突变菌株在不锈钢表面的黏附规律及其与菌体表面特性的关系。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研究计划本课题拟于2017年10月开始,2018年5月完成。
2017.10-2017.11查阅国内外关于沙门氏菌生物菌膜形成机理、影响条件、去除方法等内容的文献,对沙门氏菌当前研究进展有大致的了解,并撰写文献综述。
2016.11-2018.1制定总体试验方案,学习基本操作并进行预实验。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