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研究几种异长叶烯基噻唑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并测定其活性意义:噻唑衍生物是一类含有氮和硫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电子,易形成氢键、静电和疏水作用等多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这些结构特征赋予了噻唑类化合物许多特殊性能和强配位能力。
噻唑类化合物在抗真菌、抗细菌、抗结核、抗病毒、消炎镇痛、降血糖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腙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可以与生物体细胞内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从而对细胞生长产生影响,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症等功效。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施贵宝公司的酶抑制剂扑瑞赛,它克服了伊马替尼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抗药性,对伊马替尼耐药突变细胞仍有活性,还可以抑制细胞增长等生物活性; andreani a 等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选择性的咪唑并[2,1-b]噻唑。
其中2-氯-6-苯基咪唑[2,1-b]噻唑具有抗肿瘤活性;从玫瑰浮游双孢子所含查耳酮分子中引入噻唑环后,其抗菌活性提高近10倍,强于氨苄西林近三倍;在甾类化合物骨架上引入噻唑环,结果发现所得衍生物对白的念球菌显示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最低浓度mic值达到8ug/ml,远低于临床一线药物氟康唑; angela 等研究了一种腙类化合物在人类结肠癌和肝癌细胞中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作用,证明了腙类化合物在生物学领域的重要作用。
国外对长叶烯及异长叶烯制备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化合物合成路线 (1)异长叶烯酮磺酸化得到异长叶烯酮磺酸,增加后续目标化合物的水溶性。
(2)由(1)得到的中间产物同硫代氨基脲反应,制得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
(3)异长叶烯基缩氨基硫脲同不同α-卤代酮环化得到噻唑类化合物。
4. 研究创新点
根据药物设计的拼合原理,本课题将异长叶烯基同噻唑环和腙拼接形成新的噻唑衍生物,并进行抗氧化和抗肿瘤的生物活性研究。
为开拓异长叶烯酮的化学利用新领域提供理论基础,为新型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的筛选提供基础数据。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