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5804.8万吨,其中2316.7万吨被焚烧处置。近年来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与土地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1]。垃圾焚烧发电处理是当前十分成熟的城市垃圾综合处理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二次污染少等诸多优势。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垃圾焚烧项目引起的环境群体冲突事件频频发生,如何有效缓解垃圾焚烧厂带来的“邻避效应”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热点。
1.2研究综述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测算垃圾焚烧厂周边居民对其负面环境影响的受偿意愿;结合回归分析寻找出影响受偿意愿的关键因素,最后根据各类人群的受偿意愿,结合不同人群受偿意愿的差异探索构建合理、有效的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路,同时给出相应的建议为有效解决垃圾焚烧厂“邻避效应”提供可靠地依据。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主要研究方法:
1.cvm(条件价值法):用来评价非市场价值的重要工具,它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直接询问人们对某种公共商品的支付意愿以获得其价值;cvm利用效用最大化原理,通过构建假想市场进而获知人们对非市场物品的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至今能获知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物品的全部使用价值的唯一方法[5]。模型构建时,若调研结果中存在大量的零受偿意愿,可以考虑采取“tobit”模型处理零观察值,从而避免回归结果产生大的偏差。模型中需要引入常见的社会经济变量来分析wta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受访对象进行适当的分类。例如:年龄(age)、性别(gen)、收入(inc)、与焚烧厂距离(dis)等因素,预计采用模型如下。其中为截距、参数、为各项影响因素(变量)、为受偿意愿wta(因变量)。
2.问卷设计:本次调研采用自填式问卷,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共三类问题:第一部分是受访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居住情况、健康状况等;第二部分是垃圾焚烧设施支持度:包括危害的经历程度、垃圾焚烧措施支持度等;第三部分是风险感知问题如了解程度、信任程度、控制程度等。
4. 参考文献
[1]周丽旋,彭晓春,关恩浩,等.垃圾焚烧设施公众“邻避”态度调查与受偿意愿测算[j].生态经济,2012(12):174~177.
[2]groothuispa,millerg.locatinghazardouswastefacilities:theinfluenceofnimbybeliefs[j].americanjournalofeconomicsandsociology,1994,53(3):335-347.
[3]丘昌泰.从“邻避效应”到“迎臂效应”:台湾环保抗争的问题与出路[j].政治科学论从,2002(17):33~5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为更好的准备毕业论文,此次研究已于2022年4月提前展开。
①资料收集与整理:2022年1月底至2022年3月
②问卷设计与调研方案制定:2022年2月底-2022年3月底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