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泥。
污泥发酵产酸是一种重要的污泥资源化方法。
近年来,利用表面活性剂促进污泥水解酸化引起人们的重视。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姜苏等研究发现富含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盐(c12-las)的污泥在c12-las浓度超过某一量值时,可以使有机酸大量积累,即污泥颗粒经过溶解、水解、酸化三个阶段转化为高乙酸含量的有机酸,投加量0.1g/g(干污泥比)时污泥产生的最大scfas浓度为3285.23mg/l(以cod计),还在研究浓度为0.02g/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vfas组分影响时发现, 在厌氧发酵第6天,乙酸和丙酸浓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703.2和593.2mg/l。
吴正松等研究出sdbs与sds投加剂量在50mg/g以上时scod分别由初始时的638.5 mg/l最高上升到6446.8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4857.2 mg/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出率分别由初始时的5.8%最高上升到37.3%(sdbs)和30.2%(sds),溶解性糖类和蛋白质随两者投加剂量增加呈线性升高趋势。
蔚静雯等研究出在45 ℃时,每克vs 的scod 最大产量达到225.51 mg,挥发酸每克vs 的cod 最大累积量达到155.71 mg,较35 ℃高出21.22%,说明45 ℃更有利于有机物溶解和挥发酸累积,能有效促进水解酸化反应的发生。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研究主要比较植物表面活性剂皂角粉和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sdbs在促进污泥发酵产酸过程中的效果,并对两种发酵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1、资料查阅和文献综述:认真阅读水解发酵产酸相关参考文献,了解熟悉与本课题相关的重要概念,了解两种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与性质。
同时熟悉并掌握本课题相关指标(cod、vfas、总氮、总磷、氨氮、有机质等)的测定方法。
4. 研究创新点
主要比较植物表面活性剂皂角粉和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SDBS在促进污泥发酵产酸过程中的效果,并对两种发酵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