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03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我国是世界第一农药消费和运用大国,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的均匀用量比世界均匀用量高2.5~5倍,每年遭受残留农药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2亿亩。
据统计,目前全国农业使用农药超过23万吨,其中杀虫杀螨剂占了62%。
居高不下的农药使用量已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水、土壤、空气等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的杀虫剂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研究形势国外对杀虫剂环境健康危害预防和风险控制技术的研究相当重视,建立起了针对政府、用人单位和作业人员的多种指导性文件。
特别是通过引入风险评价的原则,将杀虫剂环境健康危害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程度。
风险评价是对因化学物质产生的危害程度的评价,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步骤,即分别对危害特征、剂量-效应或者剂量-反应关系、暴露评价和风险进行分析。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的目标(1) 建立、完善农药对土壤生物的生态毒性测试方法(2) 初步阐明典型杀虫剂类农药品种对蚯蚓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论文的基本内容选择杀虫剂农药中的典型品种,如毒死蜱和噻虫啉等,应用人工土壤法,研究农药暴露对土壤生物蚯蚓急慢性生态毒理学效应,包括LC50等,同时,应用EPR自旋捕获技术、紫外/荧光光度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究农药胁迫下蚯蚓体内活性氧、抗氧化系统关键酶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溶酶体膜稳定性及蚯蚓组织病理学上的变化;包括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标准的农药土壤生物生态毒性测定方法,分析其对蚯蚓的急、亚慢性毒性大小;探讨生态毒理指标和生物体内农药内暴露水平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
4. 研究创新点
创新点本项目以杀虫剂的环境和健康影响研究为基础,探讨典型杀虫剂环境健康危害的作用机理与影响因子,建立我国的杀虫剂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填补国内对杀虫剂环境与健康风险研究的空白,主要创新点如下:(1)在我国首次运用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技术对杀虫剂的环境健康危害进行系统分析,在管理层面建立可接受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和管理规范;(2)通过对典型杀虫剂的环境暴露,首次在杀虫剂生命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起环境健康效应靶点和作用机制研究,探讨危害前移的控制理论和技术,在技术层面对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技术完成初步的补充和完善。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