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短缺的问题和现代社会急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据中石油发布的《2015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60%,达到60.6%,而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一份题为《我国天然气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调研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8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4%,其中进口天然气58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32.2%。众所周知,化石燃料的储备关乎国家安全,而如今中东局势的动荡对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和运输产生许多的不良影响,国家对近海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加大了支持力度,海底管道在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海底管道的安全却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威胁,例如,恶劣的气象风暴条件,渔网的撒网,收网作业以及船舶的抛锚作业等。尤其是随着船舶吨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船舶的抛锚作业(无论是正常抛锚还是应急抛锚)也越来越频繁,对海底管道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大。纵观近年的海底管道事故,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事故都是有船舶抛锚引起的,如2008年船舶起锚导致渤西油田外输天然气管道泄露:2009年12月,舟山定海鳖头浦水道海底电缆被锚拉断;2011年辽东湾锦州9-3油田海底混输管道因船舶起锚作业导致泄露等等。与陆地管道维修不同的是,海底管道的维修由于施工环境的不便常常会延续1到2个月,使管道运输的物质(如石油、天然气、化学危险品、工业生活废水等)由于管道破损和长时间的修理而大量泄露,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还常常会危及人命安全。所以,为了尽量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对船舶抛锚后锚的运动过程和最终状态进行研究并为管道埋设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是很有必要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研究内容
(1)海底管道所在海域的水深、潮位、失控船型及海底底质等基本情况。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6年1月 确定毕业论文选题。
2016年2月 查阅、整理、分析国内外文献,提出想法,理清思路,明确论文的研究方向、内容、预期目标和使用的技术方法。
3月10日前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联系导师,编写开题报告,确定毕业论文的大体内容框架和研究方向。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j165-2013);
[2] 《海港水文规范》(jts145-2-2013);
[3]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t19570-2004);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