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一)本课题的意义 2003年的非典危机在我国政界引发了一场问责风暴,行政问责制也因此应运而生,成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措施。
此后,问责风暴一发而不可收拾,同时,随着我国政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执政理念不断深入,行政问责制已逐步成为我国政府构建责任政府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
实际上,行政问责制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涵盖着民主价值、职业价值、伦理价值和人本价值等丰富的内涵,[1]需要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实践中不断完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研究目标从加强行政问责制的国内外背景入手,阐述我国行政问责制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
(二)研究内容基于研究目标。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国政府行政问责制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该部分将对调查问卷基本情况、政策执行和相关政策评价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中,基本问题包括相关问责制的主客体、政策内容、执行现状、出现的问题、监督制约现状、相关人员对政策的满意度等。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仔细查阅有关中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执行策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资料和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2、问卷调查法:根据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
并运用相应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4. 研究创新点
四、特色或创新之处 1、本课题以中国政府部门间行政问责政策执行的对比研究入手,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特别是经济因素对于问责制政策实施的影响,并对协调各个部门相互经验借鉴进行研究。
2、本课题将问责执行效率作为因变量,用多项logistic模型,得出中国政府部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分析、总结出目前执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单一问责制向多元化问责制的过渡提出合理化建议。
3、本课题采用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国行政部门问责制的实施情况,不仅对江苏省政府部门进行了归纳、总结,而且还结合了国内外相关的成功经验,对全国政府机构政策执行的完善提供了更为翔实的经验借鉴。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1、2015年78月暑假期间进行实地调查,并且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方法; 2、2015年9月进行调查数据的录入工作; 3、2015年10月进行调查数据的筛选和整理工作; 4、2015年1112月进行初稿的撰写; 5、2016年12月寒假期间和老师对初稿进行讨论和初步修改; 6、2016年35月继续进行论文的修改工作并最后定稿,准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